工務局提兩路環舊區治水方案

2018-10-25

一湖方案中的景觀湖模擬圖。(官方提供)

工務局局長、城規會主席李燦烽受訪。

工務局就路環船人街及十月初五馬路沿岸整治規劃提兩方案,下為一岸、上為一湖方案。(官方提供)

【本報訊】工務局就路環舊市區治水提出「一岸」及「一湖」兩沿岸整治初步研究方案,前者以擴寬現堤岸去做,後者則在外建堤岸形成景觀湖,兩者均建議堤岸高四點五米,是可抵禦天鴿、二百年一遇的防洪標準。局長李燦烽稱,現階段還未定案,還要與內地協商,未有落實施工之時間表。

工務局昨向城規會簡介路環船人街及十月初五馬路沿岸整治規劃,並收集委員意見,也藉此向社會披露方案內容,不會另行開發佈或介紹會,做法如上次公布狗場原址用地規劃一樣。

工務局早前以一千二百七十三萬元直接委託中水珠江規劃勘測設計有限公司開展相關研究。當中要求治水規劃是提升防洪標準達二百年一遇、排澇標準達五十年一遇,而城市規劃則把岸線建設成集綠色景觀和休閒於一體的特色濱海空間。

擋潮閘方案較差不建議

該整治規劃提出,沿路環船人街及十月初五馬路修建海堤,以及在十字門水道南、北兩端建造擋潮閘的兩個方案,經綜合通般影響、建設用地、日常維護和可實施性等七方面的比選分析,初步推薦前者,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岸」和「一湖」兩建議方案。

「一岸」方案是採取加高海堤型式,新堤岸與路環碼頭沿船人街至十月初五馬路的舊堤連接,中間擴寬約三十米,並結合現有景觀做改善優化,打造一條集水利工程、生態、休閒的濱海綠廊。計劃設有景觀長廊 、步行棧道等。

「一湖」方案的堤岸由路環碼頭、船人街棚屋外側,沿十字門水道連接至譚公廟旁附近山體,形成景觀湖。內有湖心島,並有兩座水閘進行調蓄。新堤岸上則設步行通道、碼頭、濱水舞台等,會有親水棧道連接舊堤等,冀突出休閒、文化環境,體現多樣化景觀和親水特色。

報告又歸納稱,「一岸」是用新建堤防形成岸線景觀,親水空間相對較小,但日常維護簡單。而「一湖」因做景觀湖,親水空間相對較多,景觀效果較佳,不過日常維護較複雜。兩者都要延長現有排水管網出口及升級改造。

堤高四點五米可抵兩百年一遇

兩方案一樣的是,堤岸岸頂設計高程為四點五米,擋浪牆設計高程為五點四米。目前該處沿岸馬路高程大多在一點七至二點三米間,低於二十年一遇設計最高潮水位,去年天鴿風暴潮潮位達三點七八米。

工務局局長兼城規會主席李燦烽表示,今次來城規會聽意見,還未定案。未來也會聽取路環居民的意見,「佢地住係個度,我哋一定係尊重」,但由於這只是技術性較強的工程項目,不會特意花時間做公開諮詢,最重要是加快推動。

未有落實建設時間表

至於時間表,李燦烽坦言,現階段難以給出,因方案還要深化研究等,同時這雖在本澳水域內建,但始終是對河道有影響,要與對岸珠海方面溝通協商。被問到今屆政府內能否啟動、是否還有排等?李未有正面回應,只謂做工程必須謹慎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