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特區與國家同頻共振共繪「十五五」藍圖

2025-10-25

【正視聽】中國共產黨第二十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10月23日在京閉幕,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岑浩輝代表澳門特區政府向會議的勝利閉幕致以熱烈祝賀,並強調特區政府將團結帶領澳門各界認真學習貫徹四中全會精神,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貢獻澳門力量。行政長官岑浩輝表示將率領管治團隊專題學習會議精神,這種“北京發佈-澳門回應”的速度,彰顯著國家重大政治議程與特區施政體系的高度同頻。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進入深水區的關鍵時刻,這場擘畫“十五五”發展藍圖的會議,為33.3平方公里的澳門注入強勁戰略勢能。

這次會議不僅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更在當前國內外形勢深刻演變的關鍵節點,釋放出一系列清晰、堅定且具有深遠意義的戰略信號。“安全成為發展前提”的主基調,賦予澳門特殊的責任擔當。作為全國唯一博彩合法化的城市,澳門自2002年產業開放以來已積累起成熟的風險防控機制。特區政府設立的經濟安全預警系統、跨境資金流動監管平臺,與中央提出的“大安全”框架形成縱深呼應。正在建設的離岸人民幣清算中心,更使澳門成為金融安全體系中的戰略支點。

面對“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動員令,澳門給出的答案極具灣區特色。粵澳積體電路產業園聯合澳門大學類比與混合信號超大型積體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在破解晶片領域“卡脖子”難題。預計2026年,產業園區擬引進積體電路設計企業100家、年總產值達100億元。由博彩稅收支撐的千億級多元化發展基金,則通過市場化運作,推動新能源汽車配件、生物醫藥等先進製造產業集群在橫琴落地。

中央提出的“制度型開放”,在澳門正轉化為具象的改革探索。橫琴“分線管理”封關運作後,率先試點的“跨境信用就醫”已惠及2.3萬澳門居民,“一簽多行”的科研設備通關政策使琴澳聯合實驗室籌建週期縮短60%。這種“澳門規則溢出、灣區標準再造”的實踐,正在為全國制度型開放提供“壓力測試場”。當澳門第三個五年規劃(2026-2030)與國家“十五五”規劃開啟對接窗口,這種政策協同正在產生乘數效應。行政長官即將發表的2026年施政報告草案顯示,政府投資重點向四大領域傾斜:離岸金融創新實驗室、國際航太科技交流中心、葡語國家數字貿易港、大灣區西岸科創走廊樞紐建設。每個項目都對應著全會強調的“新質生產力”培育方向。

澳琴一體化進程的戰略權重持續提升。深合區第二階段建設中,澳門輕軌橫琴線將與廣珠澳高鐵實現“零換乘”,澳門新街坊綜合社區將擴容至3.2萬套住房,配套建設的國際學校、三甲醫院、文化中心構成完整城市功能。這種“澳門生活+灣區產業”的雙城模式,實際創造出城市群整合高效發展。

在全球政經格局深刻演變的今天,澳門在粵港澳大灣區坐標系中的角色突破,生動詮釋著“一國兩制”的制度韌性。從被動接收國家戰略紅利的“政策窪地”,到主動參與國家治理體系創新的“制度高地”,這座國際都市的轉型之路,既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微觀樣本,更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鮮活註解。當橫琴口岸每天近萬人次跨境往來的資料刷新紀錄時,人們看到的不僅是地理邊界的消融,更是一個國家戰略與特區擔當深度交融的新篇章。

--昀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