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10號
2025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針對複雜環境風險區域實施熱霧化學滅蚊
衛生局呼籲居民無須擔憂
2025-10-14
【特訊】本澳於10月11日接連錄得兩例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病例,衛生局依據病例在澳活動地點及逗留時間,劃定風險區域,並基於風險評估開展針對性滅蚊工作。因應病例居住地點及相關風險區域的環境較複雜,例如堆滿物品等,故對這些區域實施熱霧化學滅蚊。該方法具良好穿透與擴散性能,可提升滅蚊效率及效果。要留意的是,當工作人員進行熱霧化學滅蚊時會產生較多煙霧,應避免進入相關區域,以免吸入過量煙霧引起不適,但此類煙霧對人體健康無重大影響,呼籲居民無須擔憂。
此外,為預防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出現大規模傳播,衛生局已推行多項蚊媒控制措施,並將分階段加強相關工作。自4月起,已對全澳約140個蚊患黑點加強滅蚊;7月起更依據風險評估,將部分區域滅蚊頻次提升至每月3至4次;並加強對空置及在建地盤、酒店、花店、廟宇、大廈公共區域等高風險場所的巡查。與此同時,亦積極推動社區滅蚊能力建設,透過“健康社區、健康企業、健康校園”計劃,聯同教育及青年發展局、社會工作局、保安部隊、社團機構及物業管理商會等合作,協助其建立自主滅蚊機制,以便需要時配合特區政府開展區域性或全澳性滅蚊行動。
衛生局攜手社團持續將防蚊訊息“配送到戶”
【又訊】目前,基孔肯雅熱及登革熱已在全球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出現疫情,鄰近地區亦持續通報病例,結合相關情況和人員流動頻繁,本澳基孔肯雅熱輸入風險持續存在。加上近日天氣炎熱多雨,利於白紋伊蚊孳生,本澳近期已出現多宗輸入及本地病例。據通報,10月11日再新增2例基孔肯雅熱本地感染病例,反映輸入與本地傳播風險正在上升。現時的病例仍屬散發性,但不應輕視,必須持續強化防控措施。
為進一步提升社區防疫效能,發揮“健康社區”計劃的協同作用,並協助居民辨識及清除常見蚊蟲孳生源,衛生局於昨日與澳門工會聯合總會、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澳門婦女聯合總會等社團合作,展開為期7天(10月13至19日)的“健康社區—全城家家戶戶清積水”防控雙熱社區聯合行動。每日動員約130名來自衛生局及社團的人員,分組深入社區,逐戶進行防蚊宣導及積水清理指導。首日行動重點針對關閘一帶的本地病例區域,共派出24支小隊,上門向居民講解雙熱的症狀、傳播途徑及關鍵防蚊措施,並在取得同意後,入戶協助檢查及清理積水,強化居民對孳生源的辨識與處理能力。
未來3天,宣導隊伍將陸續前往青洲、筷子基和樂大馬路、龍嵩正街至紅窗門街、新馬路以及塔石區等多個社區,持續推動社區防蚊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