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89號
2025年09月18日
星期四
柯克遇刺案嫌疑人首出庭 美國『仇恨政治』又一縮影
2025-09-18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 當地時間16日,槍殺美國保守派意見領袖查理·柯克的嫌疑人泰勒·魯濱遜(Tyler Robinson)通過視頻方式首次出席庭審,美國猶他州檢方對他提出包括嚴重謀殺、非法使用槍支等7項指控,尋求死刑判決。魯濱遜以血腥暴力方式表達極端政治訴求,而今淪為階下囚,這位22歲年輕人身上也凝縮著近年美國“仇恨政治”悲劇的縮影。
作為美國總統特朗普支持者陣營中最具影響力的“網紅”之一,本月10日,柯克到訪猶他州奧勒姆市的猶他山谷大學演講,其間遭槍擊身亡,年僅31歲。12日,美當局證實,該案嫌疑人魯濱遜已被拘留。
16日首次庭審,檢方對魯濱遜提出的指控包括一級嚴重謀殺罪、非法使用槍支罪、兩項妨礙司法公正罪、兩項妨礙證人罪,以及在兒童面前實施暴力犯罪。庭審視頻顯示,魯濱遜幾乎全程面無表情且保持沉默,僅在被問及姓名時予以確認,及在法官提出詢問時點頭回應。
嫌疑人作案前心懷仇恨 家人協助報案:猶他州州長考克斯此前證實,魯濱遜11日晚已被拘留,且是由其家人協助報案並送至警方。據相關報道,魯濱遜曾向父親承認自己殺害了柯克,其父是一位共和黨籍老警官,經歷思想鬥爭後,最終勸說兒子投案自首。
魯濱遜一位家庭成員向調查人員表示,魯濱遜近年來熱衷政治。本月10日前,他曾提及柯克將前往猶他山谷大學演講,並談論自己不喜歡柯克的原因。
16日的法庭文件顯示,魯濱遜在發給室友的短信中承認自己參與了槍殺案,他殺死柯克是因為他“恨夠了”,他策劃這起謀殺已超過一周。本案下次開庭日期定於9月29日。
政治“網紅”柯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諷刺的是,柯克生命終結的“導火索”,正是他生前煽動的極端政治情緒,以及他所鼓吹的持槍“自由”。
公開資料顯示,柯克是美國非營利組織“美國轉折點”聯合創始人,在TikTok擁有7300萬粉絲,尤其在美國年輕人群體擁有廣泛影響力,每年要舉辦超2000場校園演講。與美國不少政治意見領袖一樣,柯克擅長二元對立、非黑即白的敘事方式,以此挑動選民情緒,“圈粉”大量青少年,同時也招致爭議。 而柯克遇刺事件無疑更加助長了美國社會不同意見群體的彼此仇視。案發24小時內,“慶祝柯克死亡”與“呼籲復仇”都成為美國社交媒體的熱門話題標籤。隨後,柯克的支持者創建了一個名為“查理謀殺犯”的網頁,該網頁收集“慶祝”柯克死亡之人的個人信息並加以展示。
柯克最廣為人知而備受批評的政治立場之一是支持持槍權。他曾說出“少數槍擊案是維護持槍自由的代價”,“槍支拯救生命”等言論,並在個人社交媒體展示持槍相片。而在生命最後一刻,柯克仍在討論持槍權。現場視頻顯示,柯克遭槍擊前,一名觀眾詢問他:“你知道過去十年美國發生了多少起大規模槍擊事件嗎?”
柯克回答說:“算不算幫派暴力?”隨後,伴隨著一聲槍響,柯克用手捂住脖子,但未立即倒下,現場人群四散奔逃。約3小時後,特朗普在社交媒體宣布柯克已死亡。猶他州州長考克斯近日披露,魯濱遜作案前,曾在社交媒體提及步槍,還有子彈上的雕刻文字。據美國聯邦調查局11日發布的法律公告,殺害柯克的子彈上刻有反法西斯意識形態的字樣,涉案槍支彈匣中還發現了另外三枚未發射的子彈,上面同樣刻有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