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布對以色列實施制裁

2025-09-18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當地時間9月17日,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宣布對以色列實施一系列制裁措施,作為對其近期政策的回應。

這些措施包括部分中止《歐盟-以色列聯繫國協議》中與貿易相關的事項,但卡拉斯強調,歐盟不會完全暫停與以色列的貿易往來。此決定已在當天的歐盟委員會會議上獲得通過,尚需歐盟成員國的批准,預計在批准後30天內生效。

制裁對象包括兩名被指為極端主義的以色列部長、多名涉嫌暴力的以色列定居者,以及10名哈馬斯成員。歐盟此舉旨在對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問題上的立場施加壓力,同時對哈馬斯的相關人員採取行動,以回應地區緊張局勢。

卡拉斯表示,歐盟希望通過這些針對性措施,推動以色列政府在加沙問題上採取更具建設性的態度,同時維護國際法與人道主義原則。制裁的具體實施細節及其對歐以關係的長期影響,仍需視歐盟成員國的批准進程及後續執行情況而定。

9月16日,卡拉斯曾公開表示,以色列對加沙地帶的地面進攻將進一步惡化當地已極其嚴峻的人道主義局勢。他警告,持續的軍事行動可能導致更廣泛的地區不穩定。為此,歐盟委員會於17日緊急召開會議,提出針對以色列的具體措施,敦促其重新審視在加沙戰爭中的政策立場。

西方多國承認巴勒斯坦日本為何不跟?

【香港中通社9月17日電】近期,多個西方國家表態承認巴勒斯坦國。在這一背景下,日本政府圍繞是否跟進犯了難,成了沉默的一個"異類"。日本政府為什麼不敢承認巴勒斯坦國,是迫於美國的壓力嗎?

9月22日,聯合國將恢復舉行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將由法國和沙特阿拉伯主持召開。屆時,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多個西方國家預計將在這一即將恢復舉行的會議期間正式承認巴勒斯坦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此前稱該會議非常重要,強調“兩國方案”應成為實現巴以兩國人民安全的基礎。

不過,近期美國施壓日本政府不要跟進。與此同時,日本多政治派別和法國等國紛紛敦促日本政府對巴勒斯坦國予以承認。

據俄羅斯衛星社9月17日援引日本《朝日新聞》報道,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擬推遲承認巴勒斯坦國,此舉主要出於對日美關係的考量。

報道稱:“這一決定可能基於雙重考量:既擔心承認巴勒斯坦國家地位會加劇地區緊張局勢,也顧慮這會對日美關係產生不利影響。”

美方此前曾多次表明,承認巴勒斯坦國將產生“反效果且不明智”。美國通過多種外交渠道表達了這一立場,稱承認巴勒斯坦國將使局勢惡化,並敦促東京與華盛頓保持一致。

另一方面,與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公明黨黨首齊藤鐵夫日前表示,強烈要求日本政府為承認巴勒斯坦國作出“積極判斷”。日本跨黨派“人道外交議員聯盟”向日本外相岩屋毅提交了一份有206人簽名的請願書,敦促政府承認巴勒斯坦國。

目前已經有超過三分之二的聯合國會員國、140多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2024年,美國否決了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的申請。自2024年起,有多個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其中包括愛爾蘭、挪威、西班牙和亞美尼亞。

對此,青年日本問題學者、察哈爾學會研究員陳洋17日在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日本不承認巴勒斯坦,應該有三點原因。第一,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的國家,能源尤其是原油高度依賴中東地區,特別是俄烏衝突爆發後,中東對日本的戰略重要性無疑進一步提升。因此,日本顯然不願過多插手複雜的中東地區事務。

第二,美國的態度對日本確實有巨大的影響。美國是日本唯一的盟友,日本在安保和經貿方面都較為依賴美國,且在外交戰略方面也較容易受美國影響。因此,日本不承認巴勒斯坦確實包含了美國因素,我們可以理解為日本對美國的“屈服”,但同時也可理解為日美之間的利益交換,也就是日本以G7成員國的身份不承認巴勒斯坦,換取美國在其他方面的外交回報。

第三,日本可能有自己的外交方案。在外交方面,尤其是處理中東事務方面,日本經常採取的是“橋樑外交”,也就是扮演第三方的角色,來促使兩個當事國之間進行談判,比如在美伊關係上,日本就利用與美國的盟友關係、與伊朗上百年的友好交往歷史,來推動促使美伊關係改善。因此,在巴勒斯坦問題上,想必日本也就自己的外交方案,以此展示出與歐美外交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