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基層醫療發展論壇2025圓滿落幕

聚焦慢性病管理與預防推動全民健康

2025-09-09

澳門基層醫療發展論壇2025圓滿落幕,圖為嘉賓合影。

【特訊】澳門全科醫生學會於9月6日舉辦「澳門基層醫療發展論壇2025:攜手提升慢性病管理質素」,吸引逾百名來自本地及大灣區的醫療專業人員出席,現場氣氛熱烈。論壇以人口老齡化與慢性病負擔持續上升的挑戰為核心,並與特區政府早前發佈的《健康澳門藍圖》緊密呼應,推動基層醫療改革,聚焦疾病預防、早期診斷與持續治療,進一步提升市民的健康水平與生活質素。

《健康澳門藍圖》已為未來十年制訂了20項具體目標和52個評估指標,涵蓋精神健康、慢性病、傳染病及健康風險因素等範疇。論壇以此為基礎,邀請專家分享最新臨床應用與研究成果,並強調透過「早預防、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鞏固基層醫療作為健康防線的角色。

衛生局家庭醫學科談光濠醫生在論壇上發表題為「澳門的慢性疾病管理及其結果」的演講,總結了近年來的進展。他指出,目前高血壓登記患者約9萬人,糖尿病患者約4萬人,其中近九成由基層醫療機構跟進。數據顯示,澳門糖尿病患者中僅22%進行了尿白蛋白與肌酐比值(UACR)檢測,檢測覆蓋率偏低,導致許多糖尿病腎病病例可能未被診斷。數據指出27.2%的糖尿病患者已出現蛋白尿,表明腎臟損傷已發生,但低檢測率可能意味著更多未發現的病例。提高UACR檢測覆蓋率對及早發現和防止腎功能進一步惡化至關重要。談醫生指出澳門當局已針對蛋白尿低診斷率的問題制定相關措施,目標提高 UACR 篩查率,以促進早期診斷和干預,降低未診斷病例的風險。期待來年數據能反映這些措施的成效,改善糖尿病的診斷與管理,並減低公共醫療的長遠負擔。

除了糖尿病及腎病,呼吸系統疾病亦是論壇的重要議題。談醫生亦強調澳門將持續深化與非政府組織及私營醫療機構的合作,推動多方參與,並積極應用新科技,包括進一步完善「一戶通」健康資訊系統,以及探索人工智能在醫療篩查與臨床輔助診斷中的應用,以提升醫療服務效率與質素。建立公平、可持續的醫療體系,將是邁向「健康澳門」的長遠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