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中的七個亮點

2025-03-06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5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審議的政府工作報告,勾勒出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圖景。其中,七個亮點引人注目。

——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宏觀調控要講究時度效。眼下,中國經濟正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等難題。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張立群撰文指,當有效需求不足時,宏觀政策若未能及時介入,經濟增長就可能受到下行壓力。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出台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提高政策實效。從中,中國全力穩經濟的緊迫感和決心清晰可見。

——“投資於人”:報告稱,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於人”、服務於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全國政協委員、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授韓保江說,“投資於人”說到底就是政府的錢花給老百姓,體現出中國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

——穩住樓市股市:“穩住樓市股市”今年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對於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報告提出,持續用力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因城施策調減限制性措施,加力實施城中村和危舊房改造,充分釋放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潛力。

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說,此次報告對房地產著墨頗多,通過控制增量、盤活存量來改善供求關係,有助於房地產市場盡快止跌回穩。

——注重傾聽市場聲音:報告提及,注重傾聽市場聲音,協同推進政策實施和預期引導,塑造積極的社會預期。

“春江水暖鴨先知。”市場對中國經濟形勢的感受,對政策出台的建議和效果反饋,往往具有相當的敏銳度。注重傾聽市場聲音,有助於中國進一步完善宏觀調控,使之更加精準。

——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根據報告,中國將多渠道促進居民增收,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完善勞動者工資正常增長機制。

報告還提出,切實保障勞動者工資發放,清理整治欠薪,堅決糾正各類就業歧視。

錢包鼓起來,民眾才能“買買買”,提振消費才有希望。由此觀之,工資正常增長與民眾幸福感息息相關,更關乎中國經濟全局。  

——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DeepSeek火遍全球,是中國未來產業加速崛起的縮影。從政府工作報告觀之,今後中國將給未來產業發展再添一把“火”。

報告提出,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培育生物製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來產業。此外,還提出支持獨角獸企業、瞪羚企業發展。

——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近年來,中國已出台一系列力挺民營經濟的文件。中國人民大學經濟研究所聯席所長楊瑞龍認為,當前需要確保相關政策得到有效落實。

此次報告明確要求,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依法保護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合法權益,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建立完善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

根據報告,中國將開展規範涉企執法專項行動,集中整治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亂查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