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103號
2022年07月06日
星期三
以變制變 以靜制快
2022-07-06
【特稿】本澳疫情從6月18日至今已經過去18日,新冠肺炎陽性確診個案的數字也上到了941宗,其中有382人有症狀被列入確診病例患者,而559人暫無症狀被列入無症狀感染者,很不幸此輪疫情有兩位長者染疫去世。一直以來,特區政府都持著科學抗疫的精神來應對新冠疫情,在吸取了內地及香港方面的抗疫經驗後,也按照自身的發展需要來作出適合本地的防疫措施,雖然想“魚與熊掌”兼收取得抗疫和經濟發展雙向而行的好處,但從目前的確診數字來看,抗疫措施的制定方向似乎與願望有所偏離,確實為廣大市民帶來了極大困擾與憂慮。
縱觀這18天以來,全社會執行了四次全民核酸計劃,從確診患者的行程及分佈情況來看,疫情全面侵入社區已經是不爭的事實,如果還是按照香港方面採取寬鬆防治,抗原抽樣定奪定方案,看看當前無症狀患者的確診數字,就會發現不論是以“前哨”的方式採取抗原自測用來輔助篩選隱藏的無症狀患者,還是以後繼的全民核酸再來篩選出確診患者,光從BA . 5的感染速度上還是無症狀患者延期爆發性來看,整個城市不按下暫停鍵,想透過大規模全民核酸篩查,是難以跑贏BA . 5變異株的。
截至目前為止,疫情感染患者分佈各個社區,流行病學溯源調查已經不堪大用,需要的還是暫停社會的腳步,用居家靜止的方法透過抗原自篩,以家庭或者一個居所為單位進行篩選,一旦其中發現陽性病例即刻原地居家隔離,或者按照患者嚴重程度直接送至既定場所進行隔離,這或許會為BA . 5變異株的傳播造就人為障礙,使得病毒不會透過流動的人流而進行無休止的傳播。透過網格化管理,以家或者一個居所單位作為這輪疫情的突破點,透過抗原自測輔助相信可以有效遏止病毒在社區肆虐,若參與抗疫的人員有限,筆者建議可以某個區域劃作管控對象,限制人員流動進入靜默狀態,以一周為期限進行所有單位/人居家抗原自測,若有成果則可以分批次全澳推廣。
在疫情管控的任何時候,中央在堅定“動態清零”的宗旨上,也提出“要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這一“以人為本”的抗疫精神。非常時期,堅持要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衡量抗疫的方向以及執行的措施,要果斷制定“以人為本”的抗疫方針,根據掌握的實情數據隨時調整、糾正防疫偏差,這才是“科學防疫”的精神。針對這次病毒“夠狠、夠快、夠毒”的特點,應提高科學精準防控本領,完善各種應急預案,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措施,以最快的速度遏止這輪疫情在社會面的傳播。
抗擊新冠肺炎病毒,澳門拒絕“躺平”,從發現陽性確診個案到迅速應對措施,再到堅持不斷的後續預案以及一輪又一輪的全民核酸和抗原自測,投入無數人力物力,這無不應證這一點——澳門特區政府不想與病毒共存!想透過各種應急預案以及利用現代化的防疫設備和措施,以達到抗疫與發展雙向而行,為疫下萬般皆苦的各行各業以及充分就業予以支持,但現實的確診數據告訴我們“此路不通”!魚與熊掌難以兼得。澳門人口稠密,社區人員流動頻密,採取頻繁的核酸檢測難以跑贏病毒的傳播速度,特別是BA . 5無症狀者的潛在威脅難以及時發現,其延後性的疫情爆發再傳播出去,會破壞所有前期做的抗疫手段,讓一切努力化作“無用功”!所以,以實事求是的態度來看,想要“社會面清零”就必須按下暫停鍵。想要統籌好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不誤,前提是在這座城市無疫情的基礎上而言,特別對於澳門而言“疫情”就是攔路虎,只有消滅疫情才能談“通關”,才能引客來澳旅遊觀光消費。
當BA . 5變異株的傳播速度遠遠快於我們的防疫手段,就要以變制變、以靜制快,只有作出切合實際需要的防疫措施,不斷調整優化防控策略,這才是科學防疫、精準防疫、及時應對的精髓。
--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