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026號
2022年04月05日
星期二
慎終追遠 敦親睦族 天人合一
2022-04-05
【特稿】一年一清明,一歲一追思。自古以來,中國人就有在清明掃墓祭祖的風俗,為逝去的親人斟一杯水酒,擺一束菊花,在哀痛悲傷之餘,也讓親人知道,即使陰陽兩隔,世間最美好的東西也會與其同在,與之分享。中國古人對於清明十分重視,並留下許許多多的詩詞,或是享受生活,或是懷念親人,抑或是在生與死之間感悟人生哲理。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清明雨,離人淚,寫出了清明獨有的悽清與哀思;“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壘壘春草綠”,描繪了清明掃墓時的淒涼場景,說盡了生死離別;“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表現了對親人的悼念之情,感情真摯,催人淚下。
在惠風和暢、春光明媚時去追思先人,這樣的悼念和祭奠,充分體現了中華民族“慎終追遠”“敦親睦族”的優秀傳統和天人合一的社會理想與人生態度,在思念親人、敬畏生命的同時,也在弘揚生之意義。清明是承載情感的節日,春天是孕育萬物的季節。春光明媚,花開正好,與春天同行,美好與希冀永駐。
清明時節寄相思,清明祭祖是每年重要的家庭活動。我們的追思,本質上是為了讓逝去的親人不被忘記,讓生者的思念和遺憾有處可承載。但在新冠疫情下,尤其是這兩年,不僅身處海外的僑胞,連國內的同胞想必亦無法返鄉祭祖,近年有人創造出以“雲祭掃”或“代祭掃”方式寄託哀思。受家人委託,作為家族代表獨自上山祭掃,並將掃墓情況拍照發到家族群,讓海外親人遙寄哀思,或是選擇線上紀念館祭祖亦是另一種方式。
中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為防止有人隨意立網碑、建網墓等亂象情況,日前作出了規定。國家網聯辦稱,此舉旨在規範網絡祭掃秩序,防範借網絡祭掃傳播封建迷信信息、隨意“立碑”侵犯他人權益、惡意斂財損害群眾利益等亂象。通知強調,網站平台不得發佈傳播歪曲歷史、詆毀英烈等違法違規信息;不得隨意創建網上烈士紀念館、無證明文件隨意“封”烈士;不得傳播低俗庸俗、封建迷信等違法不良信息;不得以巧設名目收取高額服務費、售賣豪宅文玩等導向不良紀念品、提供私人訂製豪華服務等方式借機斂財;要嚴防活人被祭拜,隨意立網碑建網墓等情況…。
網上祭掃的需求這幾年在增加,平台開始越來越多,但目前這還是一種補充形式,現場祭掃很難被替代,更多人可能會待疫情過去,清明以後再到墓園去祭掃。
汝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