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42號
2025年11月20日
星期四
賴清德附和高市早苗引發台灣輿論批評
2025-11-20
【香港中通社11月19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的言論,且拒不收回相關表述,引發中日關係緊張,並迅速激起兩岸輿論強烈反應。然而,台灣當局領導人賴清德卻公開聲援高市早苗,並藉機攻擊大陸。台灣各界批評賴清德完全喪失立場,將台灣推向更危險境地。
據報道,賴清德日前在一場講話中,公然宣稱高市早苗的言論“有助於區域和平穩定”,並將中國大陸對日本的反制舉措稱為“複合式攻擊”,要求大陸“克制、展現大國風範”,還呼籲台灣在野黨應“尊重日本國內政治”,“不宜負面解讀日本的政治工作”。此番表態,遭到台灣各界撻伐。
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表示,兩岸問題應通過對話與交流來構築和平、降低風險,台灣需要能真正減少衝突、穩定區域的負責任執政當局。然而賴清德的回應無疑是火上澆油、藉機政治操作,對維繫和平毫無助益。
她強調,台海與區域局勢敏感之際,賴清德更應保持謹慎與克制,而不是以意識形態掛帥,利用緊張局勢服務自身黨派利益。
台灣政治學者、前“國安會”副秘書長楊永明認為,高市早苗有關言論並非為了“挺台灣”,而是日本右翼勢力藉台海問題放大“中國威脅”,進而推動日本國防與核政策。“日本自衛隊防衛台灣”的說法在台灣社會沒有可信度,只會誤導台灣民意。
台灣中華婦女聯合總會主委、時事評論員雷倩在政論節目中呼籲,在大是大非面前,台灣社會不同意賴清德當局親日“皇民化”政治主張的聲音必須要出來,否則就是站在全中國人民感情的對立面。
最新民調數據印證了台灣的民意動向。親綠營智庫台灣民意基金會18日公布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超過一半受訪者不滿賴清德執政表現。調查認為,賴清德仍深陷執政困境,也未回到“大罷免”以前,過去5個月是其“最惹人怨的時刻”。
台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稱,台灣曾被日本殖民長達半個世紀,台灣問題不僅攸關一個中國原則,更涉及歷史認識,不容高市早苗說三道四,藉口日本“存亡危機事態”染指。
文章指出,相較美、韓及日本防衛省對高市的“台灣有事”說審慎以對,賴清德卻反其道而行,火上澆油聲援,純屬“沒事找事”的不智之舉,徒增台海安全危機,更無助兩岸和解。值此亞太風雲緊張時刻,賴當局不要加油添火。回到一個中國原則,重拾兩岸對話才是正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