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再度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

2025-11-20

【香港中通社11月19日電】據報道,中國向日本方面通報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9日表示,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諾的技術材料。

在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毛寧說,日方此前承諾履行輸華水產品的監管責任,保障產品質量安全,這是日本水產品輸華的先決條件。但是日方目前未能提供所承諾的技術材料。

毛寧強調,近期由於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倒行逆施,在台灣等重大問題上錯誤言論引起中國民眾的強烈公憤,當前形勢下,即使日本水產品向中國出口也不會有市場。

據日本共同網當天報道,日本政府相關人士透露,中國政府已於19日清晨通過正式外交渠道通知日方,將再度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報道稱,此舉被廣泛視為對高市早苗近期在國會就涉台發表錯誤言論的反制措施。事實上,中國自2023年8月起因福島第一核電站將核污水排海後,已全面暫停日本水產品進口。

《環球時報》引述日媒分析指,盡管今年11月上旬一度恢復日本扇貝輸華,但此次再度叫停,顯示雙邊經貿關係再度受政治因素衝擊。日本政府內部對此深感憂慮。有官員坦言,當前局勢正處於“分岔路口”,若雙方僵持不下,恐將引發更廣泛的經濟反制,進一步冷卻本已緊張的日中關係。日本立憲民主黨政策調查會長本莊知史亦公開批評,指高市早苗對安保法律及台灣問題理解不足,凸顯日本國內對其涉台言論的爭議。

為緩和局勢,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金井正彰於17日訪華,並於18日與中國外交部亞洲司司長劉勁松舉行會談,就高市言論及福島核污水排海等問題交換意見。然而,金井離場時未對媒體置評。中方同時強調,有必要繼續對福島核污水進行獨立監測,以確保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

擬修訂“無核三原則”引眾怒 高市早苗一條路走到黑?

【香港中通社11月19日電】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台後四處點火,釀成日本與周邊多國外交風波,近日又被曝正探討修改“無核三原則”,引發軒然大波。日本國內多名政客及地方官員公開反對。美國則至今保持沉默。

“無核三原則”指不擁有、不製造、不引進核武器。該原則在1967年由時任日本首相佐藤榮作提出,並於1971年在日本眾議院全體會議上通過,成為日本政府關於核武器的基本政策。2022年,日本政府通過“安保三文件”,也明確寫入堅持“無核三原則”的基本方針不變。

但據日媒報道,高市早苗正探討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等“安保三文件”時,對“無核三原則”中不引進核武器的原則做出修改。

對此,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18日稱,政府應將“無核三原則”作為政策方針予以堅持。

日本前首相岸田文雄等4名廣島選區的自民黨國會議員近日亦公開表明,反對修改,應當堅持“無核三原則”。

廣島縣知事湯崎英彥、長崎縣知事大石賢吾、冲繩縣知事玉城丹尼等地方官員均公開反對修改原則。日本地方官員們認為,修改這一原則將背離廢除核武器道路,是明顯的“逆行”,包括核爆受害地在內的日本國民絕不會接受。推進核裁軍是民眾心願,切實傾聽民眾聲音是首相責任。

軍事專家宋忠平19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高市此舉目的,是讓包括琉球群島在內的日本本土,得以生產和儲備核武器,也開放給美國部署核武器。高市正在觀察國內民意和美國態度,並不在乎周邊鄰國反應。不過,高市以為“開綠燈”便可利用美國遏制中俄,美國不會為了日本利益與中俄兩國較真,也不會拿核武器為日本提供核保護傘。高市早苗對美國存在嚴重誤判。

宋忠平分析,日本國內近年民粹較嚴重,高市的強硬做法仍有一定市場,“無核三原則”在日本國內受質疑。日本右翼和部分民眾支持強硬對外,高市抓住這一心理,試圖修改和平憲法,突破日本作為不正常國家的束縛。高市接下來會否放軟姿態,也反映出當前日本民意究竟如何,這一點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各方目光轉向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則一直保持沉默。據日媒報道,日本防衛省17日通知山口縣岩國市,部署在當地美軍基地的“堤豐”中程導彈系統已撤走。

宋忠平認為,特朗普是機會主義者,利益至上。特朗普很清楚,美日關係儘管重要,但美主日從順序不會改,中國市場很大,中美關係遠大於美日關係。因此特朗普不會為了日本,更不會為了台灣島,與中方發生戰略對沖,只會保持模糊態度。

“缺乏美國的足夠支持,是高市早苗示強的硬傷。與100年前不同,日本沒有膽量發起新的衝突或戰爭,看到中國的發展和強大感到無能為力,妄圖遏制中國,只有拉著美國一起。高市早苗只是嘴上強硬,很難付諸實踐。”宋忠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