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38號
2025年11月15日
星期六
『澳門講場』聽眾關注院舍人員質量
2025-11-15
【本報訊】電台聽眾關注院舍人員的質與量問題,社工局代廳長表示,本澳院舍的人手配置比例稍好於鄰近地區;人員既有職前培訓也有在職培訓,院舍亦有人員運作守則。
澳門電台節目「澳門講場」昨早的專題是「社會民生福利」。多名聽眾提出院舍人員的質量問題,其中一名聽眾直言,人員少但受助者多,情況不理想。院舍內不斷發生跌倒意外,受助者不斷痛苦;但家屬查詢為何、如何受傷,卻得不到答案。該名聽眾也問:人員培訓是否足夠?是否符合標準?
社會工作局社會互助廳代廳長余家偉回應,每間院舍都有配置基本人手的標準,相對於鄰近地區,本澳院舍的人手配置比例也稍好;院舍亦可按照需要增聘人手。人員方面,他們都要接受入職前培訓,之後亦有在職培訓,各間院舍亦有人員的運作守則。
余家偉也提及,已在院舍公共空間安裝閉路電視等監察系統,但房間是私人地方無法設置。
社會工作局局長韓衛指出,現時的長者院舍宿位比較緊張,特區政府非常積極開展有關規劃,在新城A區增設約一千個宿位,包括一間超過八百至九百個宿位的新院舍,也規劃在新的群樓內盡量增加長者院舍宿位。
另外,有聽眾提出,長者在三年疫情中收不到「七千元」,近年經濟轉好,財政儲備投資亦有收益,賭收又可觀,政府最好向長者發還那三年沒有發的。該聽眾更說:「欠邊個嘅錢都唔好欠長者嘅錢。」
社保基金行政管理委員會主席陳寶雲回應,根據《非強制性中央公積金制度》的規定,如果特區政府預算執行情況允許,就會發放「預算盈餘特別分配」,法例沒設「追溯期」。眾所周知,特區在疫情期間沒有盈餘,所以沒有「特別分配」;當情況允許,馬上再發放七千元。
對於有聽眾促請政府制定「長者核心通漲指數」去決定要否調升養老金;陳寶雲回應,已經委託學術機構檢討「社會保障給付衡常調整機制」,也會研究「長者消費物價指數」,亦會透過精算去探討養老金與最低維生指數掛鉤,相關報告應在今年年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