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37號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
機器人與自動駕駛雙驅動 小鵬汽車迎估值重塑
2025-11-14
【香港中通社11月13日電】:小鵬汽車股價近日上演“過山車”行情:11月11日因發布人形機器人IRON與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技術,股價暴漲18%高見108.5港元(1港幣約合0.13美元),創逾3年新高;12日則回吐近4%至104港元水平,13日再見106.5港元。這輪波動背後,是市場對小鵬“電動車之外的第二增長曲線”的高度期待,亦折射出大行對其技術落地與估值重塑的積極預期。
分析認為,小鵬此輪漲勢的核心動力,來自“2025小鵬科技日”釋放的兩大重磅技術:人形機器人IRON與自動駕駛出租車。前者展示“貓步”般靈活的雙足運動能力,後者則強調L4級自動駕駛在出行場景的商業化潛力。儘管這些技術短期內難以貢獻盈利,但市場認為,小鵬正從“純電動車製造商”向“智能出行科技公司”轉型,估值邏輯隨之改變。
摩根士丹利美東時間11日上午率先將小鵬港股目標價上調至131港元(原110港元),美股目標價同步調升至34美元(原27美元)。其報告指出,2026年中期起,小鵬實體AI產品(如機器人、Robotaxi)的大規模量產將推動市場情緒改善,未來3至5年盈利與估值有望雙重提升。
從“單一賽道”到“生態矩陣:”小鵬的野心遠不止於電動車。創辦人何小鵬早前公開表示,公司正布局五大新增長曲線:增程型電動車、Robotaxi、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人形機器人及AI半導體。這一戰略獲得多間大行認可:麥格理資本中國股票策略主管Eugene Hsiao分析,投資者已開始重估小鵬的“技術溢價”——除電動車外,機器人與Robotaxi業務若落地,將使公司從“汽車製造商”晉升為“智能硬件+AI服務”綜合供應商。
花旗則強調,市場正處於“量化新業務盈利上行”的早期階段。即使短期難見收益,機器人與自動駕駛技術的進展已足以推動估值從傳統新能源車水平,向AI、科技及Robotaxi賽道靠攏。
綜合小鵬業務,摩根士丹利給小鵬的總估值達3680億元人民幣(1人民幣約合0.14美元),其中汽車業務超八成,到其他新興業務貢獻近900億元人民幣。這一計算不僅反映出資本市場對小鵬電動車基本盤的認可,更凸顯對AI技術落地前景的期待。
從“造好車”到“用AI改變出行與製造”,小鵬的戰略躍遷正被國際大型投行視為搶佔未來科技賽道的關鍵行動。
未來挑戰:技術落地與商業化的時間考驗:儘管市場情緒樂觀,但分析指出,小鵬的轉型之路仍存隱憂。首當其衝的是技術商業化周期:人形機器人從實驗室走向量產需克服成本、可靠性等難題;Robotaxi則依賴自動駕駛算法的成熟度與法規放行。其次,競爭加劇——特斯拉Optimus機器人已進入測試階段,小米、蔚來等亦布局機器人領域,小鵬需在技術差異化上突圍。此外,小鵬汽車在今年第二季度淨虧損為4.8億人民幣,相較於去年同期虧損12.8億人民幣已大幅收窄。此數據顯示公司在提高營收和改善盈利能力方面取得進展。但核心電動車業務毛利率僅14.3%(特斯拉為17.9%)。若新業務投入持續增加,短期利潤或會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