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31號
2025年11月07日
星期五
美最高法院關稅案風向逆轉 特朗普貿易政策面臨考驗
2025-11-07
【香港中通社11月6日電】:當地時間11月5日,美國最高法院就總統特朗普推行的大規模關稅政策展開關鍵口頭辯論。這場被視為對其任期核心經濟戰略的“法律終審”,不僅牽動美國憲政權力分配的底線,更可能引爆一場波及全球金融市場的連鎖反應。而最令人意外的是,連保守派大法官也罕見地對特朗普關稅提出嚴厲質疑,令其勝訴機率急跌。
關稅合法性受挑戰:行政權vs國會權:本案爭議焦點在於:特朗普是否可援引1977年《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以“國家緊急狀態”為由,對全球多國商品徵收關稅。下級法院已裁定此舉越權,強調“徵稅權屬於國會”,而非總統單方面可決策之事。
在11月5日長達一小時的辯論中,首席大法官約翰•羅伯茨直言:“關稅就是對美國人徵稅,這始終是國會的核心權力。”此語無異於敲響警鐘——若容許總統繞過國會、以緊急狀態之名行財政徵收之實,將嚴重侵蝕美國三權分立的憲政根基。
更值得注意的是,特朗普親自任命的三位大法官中,尼爾•戈薩奇與艾米•科尼•巴雷特均深入質詢政府律師,對關稅政策的法律基礎表示懷疑;僅布雷特•卡瓦諾試圖援引尼克松時代先例為其辯護,但仍未能扭轉整體質疑氛圍。
保守派分裂:特朗普勝率暴跌:目前最高法院由6名保守派與3名自由派大法官組成。外界原本預期塞繆爾•阿利托、克拉倫斯•托馬斯與戈薩奇會堅定支持特朗普,但戈薩奇等人的態度轉向,使保守陣營出現裂痕,恐對結果造成較大影響。
預測市場數據印證了這一轉變:Kalshi平台顯示,特朗普關稅案勝訴機率從辯論前的45%暴跌至27%,一度觸及20%新低;Polymarket亦同步下修至32%。這意味著,最高法院很可能以5比4或6比3的票數裁定關稅違法。
若關稅被推翻:7500億美元退款潮與市場震盪:一旦裁決不利特朗普,後果極其嚴重。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已在法庭文件中警告:若明年夏季才正式撤銷關稅,政府可能需退還7500億美元或更多的關稅。這不僅衝擊美國聯邦財政,更將引發企業大規模索賠潮。
華爾街則憂心另一重風險:市場可能重演今年4月的“拋售美國資產”風暴。當時特朗普宣布新一輪關稅,導致美股、美債與美元同步下跌。有分析指出,若最高法院明確釋出關稅非法信號,美元將面臨顯著貶值壓力,美國國債收益率則可能飆升。
此案遠不止於貿易政策之爭,更是對“總統緊急權”邊界的歷史性檢視。若最高法院裁定IEEPA不得用於徵收關稅,將為未來總統設下明確限制——即便面對真實危機,亦不得逾越國會賦予的法定權限。反之,若支持特朗普,則等同承認總統可藉“緊急狀態”之名,長期行使本屬立法機關的財政權。這將徹底改寫美國憲政平衡,開啟危險先例。
儘管最高法院未當庭宣判,但多數分析認為,裁決最快將於今年12月公布。屆時,不僅特朗普的關稅政策面臨清算,全球供應鏈、跨國企業戰略乃至國際貿易秩序,都將迎來新一輪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