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28號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台軍再現逃兵事件 背後折射「厭戰」情緒
2025-11-04
【香港中通社11月3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台灣嘉義一處軍營日前發生逃兵事件,陸軍步兵第101旅一名年僅20歲的二等兵,入伍不到一個月便心生退意,深夜翻牆逃出營區,長達18天未歸。法院審理後,判處其有期徒刑5個月,可易科罰金。
據報道,這名士兵於2024年12月17日入伍。為達成免兵役目的,他於今年1月某深夜,從寢室窗戶潛出,撬開辦公室抽屜找回手機,換上便裝後再翻越施工圍墻逃離營區,失蹤長達18天。部隊在清點人數時發現異常。消息向上匯報後,嘉義地檢署發布通緝,直到半個月後才將其緝捕歸案。
根據台灣相關規定,凡是年齡滿19歲到36歲之間的健康男子,依法都應接受徵兵,並被稱為“役齡男子”。台媒此前報道指出,台灣年輕人對於服兵役普遍懷有抗拒心理。有人鑽年齡空子,出境後長期滯留海外,等過了服役年齡再返台;有人故意使自己身體條件達不到服役標準、裝病或者找病患代為體檢,以取得不用服役的證明。
近年來,台軍逃兵及台灣青年、甚至許多藝人想方設法逃避兵役的問題日益嚴重。據報道,自2019年至2024年軍事機關移送偵辦軍人逃兵案共48件。台灣檢警今年先後發起三波搜索行動,多名藝人因涉嫌造假病例逃兵役而被拘提到案說明。此外,自2024年台軍恢復一年期義務役以來,士兵入伍後藉休假離營未歸或翻牆逃逸事件亦時有發生。
在逃兵、“閃兵”問題之外,台軍長期以來訓練中的“草莓兵”現象也屢遭詬病。韓國《東亞日報》上個月刊文直指,台軍紀律鬆懈、武器裝備過時、防禦體系極為脆弱。文章提到,大多數士兵的素質非常糟糕,他們因為父母過度保護而缺乏獨立性,只要受到外部刺激,就會像輕輕一碰就會“青一塊紫一塊”的草莓一樣脆弱。
這一現象背後深層次原因則是台灣社會日益彌漫的“厭戰”情緒。立場偏綠的台灣《美麗島電子報》最新民調顯示,近六成受訪台灣民眾認為放寬兩岸民間交流較能維護台灣安全,避免兩岸發生戰爭;在“若有必要可為台灣犧牲生命”的問題上,不同意者比例超過一半。
長期以來,“為誰而戰”“因何而戰”的問題一直困擾台軍。一個沒有方向、意志渙散的軍隊,自然對台灣年輕一代沒有吸引力。此外,台軍軍紀敗壞、醜聞頻發,兩岸關係不斷惡化,台海緊張動蕩形勢一步步升高。面對兩岸軍事實力差距懸殊的現實,許多台灣年輕人對從軍興致缺缺,不願被民進黨當局任意裹挾充當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