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28號
2025年11月04日
星期二
中國接任APEC東道主:開放合作共築亞太共同體
2025-11-04
【香港中通社11月3日電】:11月3日,《人民日報》頭版刊登《引航亞太開放合作 展現大國責任擔當》一文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在慶州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第三十二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並對韓國進行國事訪問,立足周邊、運籌全局、成果豐碩、意義深遠。專家學者表示,隨著中國第三次接過APEC東道主“接力棒”,中國將為開放合作注入更多確定性與新動能,共築亞太共同體。
回望2001年上海APEC會議,正值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上海共識》為多邊貿易體制注入信心;2014年北京APEC會議則啟動亞太自貿區進程,首次提出“亞太夢想”。明年,APEC會議將由深圳承辦。南開大學APEC研究中心主任劉晨陽說,中國的“APEC故事”,是中國與亞太共同發展的故事。從參與者到引領者,中國在APEC舞台上的角色日益重要,但不變的是對開放合作的初心。
五點建議指明合作方向:在10月31日的第一階段會議上,習近平發表題為《共建普惠包容的開放型亞太經濟》的重要講話,提出五點建議:共同維護多邊貿易體制、營造開放型區域經濟環境、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推進貿易數字化綠色化、促進普惠包容發展。
劉晨陽分析指,“普惠包容”與“開放型亞太經濟”這兩個關鍵詞意義深遠。前者回應了如何讓所有群體,尤其是弱勢群體共享合作成果;後者則直面當前貿易保護主義對區域合作的威脅。
中方呼籲堅守APEC促進經濟增長、增進人民福祉的初衷。這一立場引發國際媒體廣泛關注。《韓國經濟》分析指,在部分國家退縮多邊機制的背景下,中方提出“構建亞太共同體”的構想尤為關鍵。
工商界積極響應 供應鏈出海提速:在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上,中國貿促會正式接棒明年峰會主辦權。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表示,習主席的講話“為京東的出海之路指明了方向”,並宣布未來三年將實施“亞太進口倍增計劃”,打造輻射全球的“超級供應鏈”。
普華永道中國主席兼首席執行官何睦寧亦說,“中國通過開放賦能、務實合作和創新引領,為亞太發展注入核心動力。我們期待中國明年主辦APEC會議,與所有夥伴共建可持續未來。”
元首外交凝聚區域共識:此次APEC會議也成為元首外交的重要舞台。繼中美元首釜山會晤後,習近平分別會見加拿大總理卡尼、泰國總理阿努廷和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這是三國新政府上台後首次與中方最高層接觸。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事務研究所所長王義桅指出,此次APEC會議再次凸顯元首外交的引領作用。“十五五”規劃建議發布以後,很多國家領導人都想了解中國下一步發展方向。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表示,面對面交流的元首外交有利於相互熟悉,也有利於維持政策上的延續性和雙邊關係的整體穩定態勢。
中國方案引領亞太新航程:專家認為,當前,亞太地區既面臨供應鏈割裂、技術壁壘加劇等挑戰,也迎來《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深化、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升級等新機遇。
在人工智能、綠色轉型等新興領域,中國願分享數字基建、智慧城市建設等經驗,彌合“智能鴻溝”;在氣候治理方面,堅持“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推動發達經濟體履行支持義務。
“越是風高浪急,越要同舟共濟。” 明年,當APEC再次回到中國,世界有理由相信,中國將以制度型開放、高質量發展和包容性合作,攜手各方共赴一個更加繁榮、穩定、可持續的亞太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