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聞集納

2025-11-03

旅遊局十一月份資助活動 體育+美食盛事主題貫穿整月

△旅遊局持續透過資助計劃,鼓勵澳門社團舉辦多元旅遊活動或項目,帶動社區經濟。旅遊局於11月份資助社團舉辦的6項活動:“2025新橋傳統市集巡禮”、“2025荷蘭園巡禮”、“運動盛事嘉年華之全運會瘋狂派對”、“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加油打氣社區同樂日》”、“下環‘遊’街節活動”及“第二十五屆澳門美食節”,讓旅客和居民體驗澳門豐富多元 的“旅遊+”魅力。

“2025新橋傳統市集巡禮”於10月29日至11月20日期間在新橋蓮溪廟前地、新橋花園、義字街及青草街一帶舉行,活動包括攤位遊戲、社區導賞遊、周末大抽獎、新橋區消費優惠、街區快閃表演、5個主題特色市集、工作坊及限定Q畫等。其中,手作坊將帶來製作非遺扎染、非遺鏍鈿胸針及頭飾的體驗,讓旅客和居民浸沉式體驗澳門充滿懷舊風情的傳統社區,展現澳門多元文化。

“2025荷蘭園巡禮”的活動橫跨整個11月,在望德堂區舉行,為期一個月的活動集展覽、市集、工作坊、表演、嘉年華及放映會於一身,6項活動包括:瘋堂嘉年華、賽車與您遊澳門工作坊、情濃雀仔園系列、微電影放映會、經典車展:Corolla特展及澳門格蘭披治攝影展,邀請大家一同走進荷蘭園,感受城市的溫度與記憶。

“運動盛事嘉年華之全運會瘋狂派對”於11月2日至9日在氹仔運動場圓形地舉行,派對集3x3黃金聯賽青少年賽澳門站、文創攤位、美食攤位、文藝表演、攤位遊戲、特色打卡點、IP人偶互動、技能對戰等活動於一身。藉著十五運的契機,以豐富澳門“旅遊+”體育的多元內涵為旅客及居民打造一個休閒好去處。

“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加油打氣社區同樂日》” 於11月8日至16日期間逢星期六日在氹仔益隆炮竹廠帶來以運動為主題的玩樂攤位:乒乓滴滴攤、三人投投 & 五人熱鬥籃、排球打氣攤、FATFAT 充氣功夫空手道及戶外大型充氣 & 運動互動區,更特別安排運動專業講座與加油音樂演出,讓大家在歡樂氛圍中感受體育魅力。

“下環‘遊’街節活動”於11月8日至30日連續四周逢星期六日舉行,活動覆蓋下環街、光復圍、媽閣塘片區及周邊,亮點紛呈:地攤市集匯聚特色好物、劇場與音樂演出接著上演、穿越導賞團帶領參與者探尋歷史足跡,而巷仔飲茶體驗更可讓旅客及居民感受地道風情,以融合文化、娛樂與美食的周末盛宴,歡迎大家親身探索。

“第二十五屆澳門美食節”於11月14日30日一連17天在西灣湖廣場舉行,匯聚過百家澳門飲食商號、各式特色美食、精彩紛呈的舞台表演及遊戲攤位,展現澳門“創意城市美食之都”的多元飲食文化,豐富旅客及居民的美食體驗。為慶祝澳門美食節廿五周年,今屆將同期於澳門銀河國際會議中心地面層舉辦“美食之都”系列活動,兩大亮點活動包括“國際中餐廚皇爭霸賽”及首屆“國際餐飲智能設備博覽會”,藉此促進美食文化及推動全球餐飲產業鏈的交流合作。

以上部份活動需提前報名或付費參加,詳情請參閱活動海報,或聯絡各主辦單位查詢。

“應急醫療隊能力建設交流會”舉行

△為進一步加強本澳與國際社會在應急醫療體系的協作,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對能力,衛生局與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上月卅一日聯合舉辦“應急醫療隊能力建設交流會”,主題為 “以衛生安全為切入點,與世界衛生組織及葡語國家夥伴合作前期交流”,分享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的工作經驗,並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及培訓演練作專題交流。

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衛生局羅奕龍局長、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季先峥秘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綜合部主任郭曉峰參贊、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劉銳副處長、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李子蔚副秘書長、社會文化司司長辦公室呂紅顧問、衛生局陳永華副局長、戴華浩代副局長、中國—葡語國家經貿合作論壇(澳門)常設秘書處行政辦公室李曉暉主任、衛生局國際事務工作組柯量組長等逾80名政府部門、葡語系國家、醫院及社團代表出席交流會。

在交流會上,羅奕龍致辭時表示,本澳回歸祖國26年來,在中央的支持、在特區政府領導及社會各界共同努力下,醫療衛生事業提速發展,居民健康水平持續提升。特區政府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與世界衛生組織合作成立世衛傳統醫藥合作中心(澳門),促進中醫藥走向世界。同時與沿線國家交流合作,並參與世衛醫療機構配對計劃,提升東帝汶醫療服務質量,深化與葡語系國家在醫療衛生領域的合作。

他又指出,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對特區政府完善公共衛生與應急醫療體系建設一直給予全方位的協調。世衛在2015年啟動國際應急醫療隊註冊和認證,隊伍是由訓練有素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組成,要求能快速派出、在現場快速展開,在無外界支持的情況下能自行運作。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的領導、在世衛的指導及在特區政府的統籌下,衛生局持續完善相關建設。2018年,本澳參與應急醫療隊技術標準認證籌備工作,不足一年時間,已完成必要培訓與前期工作;2019年,通過了世衛全面檢視與評估成為中國第5支、全球第25支獲認證的隊伍,具備自給自足能力且可獨立開展為期14天救援任務。這不但能在本澳突發事件中保障居民生命安全,還能向其他地區提供應急醫療支援。

柯量組長詳細匯報了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區域能力建設合作構想,闡述有關開展國際合作的理念與價值框架,亦介紹了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與世衛組織合作背景及本澳擬通過世衛在非洲(含葡語國家)推進第一階段能力建設項目的設想等。隨後,與會代表就衛生應急能力建設和培訓演練等專題進行交流。

中國國際應急醫療隊(澳門)自成立以來,積極參與國際公共衛生事件支援工作:2020年赴非洲參與抗疫;2025年前往緬甸開展地震災後醫療技術交流,獲當地政府感謝與認可。不僅提升實戰能力和累積國際經驗,亦展現本澳醫療專業的國際水準,鞏固國際醫療合作互信基礎。

2025年首三季入境旅客

△統計暨普查局資料顯示,今年首3季入境旅客共29671070人次,按年上升14.5%。不過夜旅客(17278529人次)與留宿旅客(12392541人次)較去年同期分別上升24.9%及2.5%。受不過夜旅客佔比上升影響,旅客累計平均逗留時間按年減少0.1日至1.1日;不過夜旅客(0.2日)及留宿旅客(2.3日)則維持不變。

按客源分析,首3季中國內地旅客按年增加18.4%至21578479人次,個人遊旅客(11505928人次)上升24.3%。透過“一周一行”、“一簽多行”及“團進團出”方式入境的旅客分別有1442328人次、444326人次及118120人次。在珠海市旅客按年增長56.9%的帶動下,大灣區珠三角九市旅客增加24.0%至10905564人次。香港特區(5479564人次)與台灣地區(727062人次)旅客分別較去年同期上升1.4%及16.5%。

首3季國際旅客共1885965人次,按年增加12.4%。東南亞市場方面,菲律賓(382851人次)、印尼(146490人次)、馬來西亞(121409人次)及泰國(114933人次)旅客同比分別上升10.8%、14.6%、3.1%及20.8%。來自南亞的印度(80917人次)旅客較去年同期增加5.0%。東北亞的韓國(382494人次)及日本(116224人次)旅客按年分別增加12.0%及25.0%。長途客源中,美國旅客(112330人次)按年上升8.7%。

按入境渠道統計,首3季經陸路(24534804人次,佔總數82.7%)入境的旅客按年上升19.5%,其中經關閘和橫琴口岸入境的旅客分別錄得23.1%及40.0%增幅。經海路(2914403人次,佔9.8%)及經空路(2221863人次,佔7.5%)入境的旅客同比分別減少5.4%及3.5%。

2025年9月的入境旅客共2775130人次,按年上升9.8%;不過夜旅客(1561568人次)增加19.4%,而留宿旅客(1213562人次)則減少0.5%。旅客平均逗留時間按年縮減0.1日至1.2日;不過夜旅客(0.2日)及留宿旅客(2.5日)均維持不變。

2025年海灘泳季結束

△2025年海灘泳季於十月卅一日結束,泳季結束後,海灘沒有救生員當值,救護站暫停服務,海事及水務局將撤走海灘泳區的邊界浮泡。局方呼籲市民,在海灘沒有救生員當值時,游泳、嬉水或進行水上活動需要加倍小心,注意安全。市民亦可透過“澳門海事”手機應用程式了解海灘情況,以便適當安排出行計劃。

本年泳季,為保障泳客和水上活動人士的安全,海事局繼續於黑沙及竹灣海灘派駐救生員及救護員當值,期間共提供了169次救護服務。局方在泳季結束後,仍會持續對海灘和沿岸進行巡查。由於海灘在非泳季期間沒有救生員當值,局方呼籲海灘的使用者,如遇黑球或惡劣天氣等狀況,應停止進行水上活動,以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