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25號
2025年10月31日
星期五
大陸打出反『獨』促統『組合拳』釋出明確信號
2025-10-31
【香港中通社10月30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施鑫岳) 近期,大陸方面在台灣問題上接連打出反“獨”促統“組合拳”,引發兩岸輿論熱議與強烈關注。大陸涉台學者受訪表示,大陸近期圍繞台灣問題展開的一系列動作,表達了兩岸必然統一的堅定信念,經過這麼多年的謀篇布局,對於推進國家統一,大陸要採取實質性行動了。
本月23日,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了第十五個五年規劃建議,公報中提到“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緊接著在24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以法律形式將10月25日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25日首個台灣光復紀念日,紀念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發表講話,提出和平統一後台灣有七個“更好”;再接下來,就是新華社一連三天發表三篇重磅文章。
有分析認為,從全國人大常委會為台灣光復紀念日立法,到全國政協隆重舉行台灣光復紀念活動,官方通訊社撰寫有關台灣問題的文章,再加上中國外交部向各國呼籲支持中國人民完成國家統一事業,這意味著大陸的整個對台決策與執行系統已經全部都被調動起來,參與到解決台灣問題的行動當中。
上海東亞研究所研究員包承柯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解決台灣問題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在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匯集各中力量共同作用。台灣問題因中國內戰延續和外部勢力干涉,一直得不到解決,但是這一問題不可能久拖不決。可以看到,大陸近期這些動作都是有計劃、有節奏、有目的且環環相扣,展現了極其強大的震撼效應,將給兩岸和平統一進程帶來新發展。
台灣光復紀念日後,新華社即發表署名“鐘台文”、題為《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的文章,細數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歷史經緯,並以《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日本投降條款》佐證,強調中國從法律和事實上收復了台灣,台灣光復、回歸中國,其地位問題已徹底解決。
27日,新華社二度發出署名“鐘台文”的文章,題目是《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闡述統一後台灣可享有的利好。“在確保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前提下,和平統一後,台灣地區現行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等將得到充分尊重,實行‘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
28日,新華社以《祖國必然統一勢不可擋》為題再度發表署名文章,指出兩岸統一既是歷史定論、法理必然,也是民心所向、大義所在。“統一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必然”。
包承柯向記者指出,實現統一首先要在認識上產生變化。縱覽新華社這三篇文章,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把台灣問題的產生、如何解決以及統一利好作了系統梳理。台灣問題存在多年,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讓台灣同胞意識到,統一與自己生活的方方面面緊密相連。要讓台灣同胞知道,什麼是解決台灣問題的方案;要讓他們知道,大陸的崛起是保護台灣的力量,也是他們未來賴以生存與發展的必然選擇。
在《兩岸關係發展和統一利好》文章中,提到了“愛國者治台”、高度自治這一說法。輿論留意到,這是近年來大陸在對台政策表述中首次提出,釋放出強烈信號。
對此,包承柯表示,2019年1月2日,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國家領導人提出了“兩制”台灣方案的概念。該方案的基本思路就是在“愛國者治台”的前提下,讓台灣民眾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愛國者治台”的關鍵是防止“台獨”分裂勢力的干擾,在統一後繼續構建起一個反對“台獨”分裂的政治社會環境。這也就意味著,未來兩岸統一後,“台獨”勢力不僅不會被允許治理台灣,甚至不會有一絲生存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