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熱議『十五五』香港迎多重深度參與機遇

2025-10-25

【香港中通社10月24日電】 (香港中通社記者 陳卓儀) 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23日在北京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香港和澳門社會各界關注“十五五”規劃建議部署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受訪學者分析,香港在越趨複雜的國際環境中將扮演更重要的戰略角色,中央將更大力將香港發展納入國家發展框架。

香港特首李家超發文表示,香港會在國家發展藍圖中找準優勢定位,主動對接“十五五”規劃港澳篇章,把握國家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澳門特首岑浩輝表示,將團結帶領澳門社會各界,搶抓國家“十五五”時期新機遇。

特區政府官員和商界人士亦從各自角度闡述如何加快對接“十五五”規劃,開創發展新局面。香港和澳門主流報章媒體均發表社評文章分析如何理解國家全盤規劃,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港澳力量。

以往的五年規劃,都專門設置了港澳篇章,“十四五”規劃更是確立香港八大中心定位: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國際貿易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航空樞紐、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以及區域智慧財產權貿易中心。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接受中通社採訪時表示,國家五年規劃對於港澳特區來說,指導未來發展方向。他回顧香港過去五年依據“十四五”規劃提出的八大中心定位規劃各產業發展,預計“十五五”規劃可能會賦予香港一個新的定位: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全會公報提出“促進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劉兆佳表示,香港主動對接、深度融合國家發展,不應僅限制於涉港澳字眼,而應全盤理解。他分析,國家越來越將香港納入國家發展藍圖,香港的發展也要主動積極與國家的發展結合起來。

全會公報在闡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時強調“要積極擴大自主開放,推動貿易創新發展,拓展雙向投資合作空間,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在24日舉行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解讀記者會上,現場提到明確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取得新的突破。

劉兆佳認為,無論是大灣區的發展、共建“一帶一路”、企業資金出海、人民幣國際化等國家規劃,香港都有深度對接參與的機遇。他分析香港的傳統優勢仍是金融、法律法規接軌國際,近日特區政府成立出海專班,正是抓準了定位,發揮了香港熟悉國際市場的所長,貢獻國家應對美西方打壓、拓展海外市場的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