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20號
2025年10月25日
星期六
『2025北閣對話』舉行學者籲管控風險確保國際秩序和平演進
2025-10-25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24日電】 “2025北閣對話”公開論壇10月24日下午在北京大學舉行。13位外國知名前政要和學者圍繞“全球發展趨勢與美國霸權的命運”的主題,共話國際秩序現狀、中美相處之道以及亞太地區前景。與會學者認為,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局勢,全球各方仍要堅持管控風險,確保國際秩序和平演進。
“美國曾是西方世界的領導國家,但在至少未來二十年,全世界都將不會再有新的領導國家。”法國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蒂埃裡·德蒙布裡亞爾說,全球化與逆全球化交織,穩定的國際關係模式難以確定。
埃及前外交部長納比爾·法赫米指出,如今使用武力而忽視國際規則的現象愈發常見,這正對當今國際秩序發展趨勢造成嚴重破壞。“規則意識必須被重新建立和強調。”
英國前外交大臣大衛·米利班德認為,經濟實力的重新分配、全球性風險的攀升、技術革命的快速發生等三重因素交織,讓各國各區域的合作方式變得更加複雜和多元。
談及中美關係,美國前駐印度大使羅伯特·布萊克威爾表示,現階段,中美都沒有足够的“霸權力量”迫使另一方屈服或認輸。中美一旦衝突,後果是災難性的、全球性的。雙方必須管控競爭的方式,讓和平競爭成為主導趨勢。
對於接下來可能舉行的中美元首會晤,布萊克威爾研判,中美就經貿議題能達成共識的可能性較大,但在一些雙方都不會妥協的地緣政治問題上,即使談到也可能不會有實質性進展。
美國前常務副國務卿約翰·內格羅蓬特表示,中美達成貿易共識符合雙方利益。韓國前外交通商部長官金星煥稱,作為夾在中美之間的國家,韓國更能體會到中美關係變化帶來的衝擊。強大的中美對彼此是互為助益,期望中美可以通過更多交流對話,回到過去的合作模式。
英國《金融時報》前主編萊昂內爾·巴伯表示,世界各國審視世界格局的眼光和方式都亟須調整。冷戰後,全球地緣政治的演變格局大致保持和平狀態。當今世界正在分崩離析。
聯合國前副秘書長沃爾克·佩爾特斯也認為,現今有三個消極趨勢正極速加劇:一是全球政治、軍事力量更加分散;二是漠視規則的國際和地區衝突激增;三是衝突造成現有國際規則不斷祛魅。他強調,和平與安全是聯合國遏制上述趨勢的第一支柱,眼下需要負責任的聯合國成員國作好表率。
“當今世界正處在有序與無序之間。”談及亞太地區,印度前國家安全顧問希夫尚卡爾•梅農說,在冷戰期間,亞太長期處於相對和平狀態;而如今亞太地區的局勢變得更加複雜,區域內各方勢力的崛起持續重塑亞太格局。從印度的利益出發,區域內各國和國際組織也應以團結協作確保和平發展的外部環境。
印度尼西亞前駐英國、愛爾蘭及國際海事組織大使利扎爾·蘇克瑪說,美國的支持改變了亞太地區的政治勢力格局,但區域一體化仍然是保持亞太地區和平穩定的重要舉措。針對美國等外部勢力,區域內國家應更巧妙、更務實地促成區域合作,并進一步推動具體經濟合作議題的制度化,將亞太地區的和平發展納入一個新的全面框架之中。
本次論壇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北京大學國際戰略研究院主辦,太平洋國際交流基金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