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風險地點多達四十

2025-10-13

【本報訊】本澳今年累計五十宗雙熱病例均為輕症。仁伯爵綜合醫院醫院感染科主治醫生田亞坤表示,截至前日,仍有六名感染雙熱的患者住院,其中四人為基孔肯雅熱,兩人為登革熱,均無嚴重併發症。從出現症狀到確診時間平均一點四天,因為市民和醫務人員警覺高,均能早期發現病例,治療效果良好。

衛生局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主任梁亦好介紹,本澳錄得卅二宗基孔肯雅熱病例,當中八宗為本地個案、廿四宗為輸入個案,超過五成個案為五十歲以上人士。八宗本地個案中,三宗為退休或無業人士、四宗屬戶外工作人員。廿四宗輸入個案中,廿二宗來自廣東,菲律賓、斯里蘭卡各有一宗。另外,接獲廣東省通報有四十一宗個案發病期間曾經來澳。

過去兩周,基孔肯雅熱的風險地點達四十個,集中在澳門舊區一帶,包括:下環、海傍、大三巴、關閘一帶,且都是旅客較多的地區。

登革熱方面,直至前日有十八宗,包括一宗本地個案、十七宗輸入個案;其中,八宗是一型、三宗是二型、四宗是三型、兩宗是四型,一宗未分到類型。輸入個案來自廣東省,以及菲律賓、越南、泰國、巴西、美洲、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另外,接獲廣東省通知有八宗個案發病期間曾經來澳。過去兩周,登革熱的本澳風險地點有十四個,但較為分散。

梁亦好強調,「雙熱」主要通過白紋伊蚊傳播,不會人傳人,故有病人不是最關鍵,最關鍵是有蚊子。蚊子的生命周期絕大部分時間在水中,只要沒有積水,就很容易清除;一旦由卵變成蚊子後便到處飛,而且,往往是數十隻至數百隻,便難以殺滅。她強調,只要清走積水,就等於殺滅數十甚至數百隻蚊子,故清除積水及清洗積水容器是非常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