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孔肯雅熱風險上升
當局若需區域甚或全澳滅蚊盼市民配合
2025-10-13
【本報訊】本澳前日新增兩宗基孔肯雅熱本地病例。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本澳疫情風險進一步上升,但是本地病例仍為散發性,並未出現聚集性疫情。他提及,一旦澳門需要進行區域性和全澳性滅蚊工作,希望市民可以配合政府進行室內外同步滅蚊。
衛生局突於昨早通知傳媒於四個多小時後舉行「防控基孔肯雅熱和登革熱新聞發布會」。
衛生局局長羅奕龍表示,自七月底本澳出現首宗輸入性基孔肯亞熱病例以來,截至十月十一日,本澳錄得卅二宗基孔肯雅熱病例,其中廿四宗為輸入病例,八宗為本地感染,結合鄰近地區的疫情情況和人員流動,澳門基孔肯亞熱輸入風險持續。加上近日澳門天氣仍然炎熱和多雨,適合白紋伊蚊孳生,前天更出現了兩個本地病例,本澳疫情風險進一步上升。
建議十日內備好防蚊滅蚊用品
羅奕龍提及,一旦澳門需要進行區域性和全澳性滅蚊工作,希望市民可以配合政府進行室內外同步滅蚊,因此建議居民再次檢視家居環境的防蚊設備是否足夠,例如是否已設置紗窗紗門,家居環境較多蚊患的居民,建議十天內準備好蚊香、滅蚊噴霧、或滅蚊機等用品。
甚至情況下需要全澳滅蚊?羅奕龍回應時舉例,出現輸入個案或個別個案(未見聚集),便會展開「風險地點滅蚊」,即在個案居住、活動地方的一百米範圍內滅蚊。若某區出現連帶個案,便會提升至「區域滅蚊」。他提醒,當室外進行滅蚊時,若家居等場所打開窗戶又沒有蚊香等用品,蚊子可能飛進室內,故提前呼籲大家有所準備。
清晰預案‧毋用恐慌
「大家不用搶購。」羅奕龍提出,經濟及科技發展局已與零售商溝通,蚊香等用品不缺貨,也可及時補貨,鄰近地區亦可買到。他強調,現在是提前通知,現時的本地病例仍為散發性,並未出現聚集性疫情,未需要大規模滅蚊;之後萬一有需要,大家都有足夠時間準備,不用恐慌。至於滅蚊工作何時由點至面甚至全澳,衛生局已有清晰預案,疾病預防及控制中心會評估風險,按步進行。
「防蚊三招,尤其是清除家中積水都是非常有效。」羅奕龍提出,很多人以為蚊子從室外進來,其實牠們是在家居等地方的積水孳生,所以清除積水是最重要的預防措施;長期在室外活動的市民亦要用驅蚊水、穿薄長袖衫及長褲。他也提醒,一旦出現發熱、關節痛、皮疹等症狀就要及早就醫。
目前,全澳醫療機構每日檢測超過二十人次。社區滅蚊方面,七至九月,完成五千三百次社區(高風險場所)積水巡查和清理、一千二百二十八次(衛生黑點)常規化學滅蚊,並為二百個風險點化學滅蚊。賦能社區滅蚊方面,已經培訓四百多名涵蓋校園、企業、物業管理的滅蚊人員;衛生局已儲備約三百部滅蚊機器,企業儲備四十部,學校亦正採購一百九十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