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108號
2025年10月11日
星期六
精兵簡政落實施政報告提升特區治理效能
2025-10-11
【正視聽】澳門特區行政長官岑浩輝4月14日在立法會發表題為《革新謀發展 奮進開新局》的2025年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中首先提到加強統籌協調機制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深化行政改革、提升管治能力的重要舉措。指出新一屆特區政府將因應施政工作推進和發展需要,設立更多跨範疇、跨部門的協調機制,打破部門壁壘,促進跨部門工作高效協同、整體聯動、提升效率,確保各項改革舉措和施政工作順利推進。在提升特區治理效能方面,要發揮公共行政改革領導及統籌機製作用,精簡政府組織架構,首先推進行政公職局及市政署的重組工作;完善員額管理制度,落實領導及主管問責制;推進“放管服”改革,提升便民便商水準。
10月10日,澳門特區政府宣佈一系列公共部門組織架構調整舉措,包括印務局月底併入法務局,行政會秘書處簡化,市政署職能重整,以及公共部門領導官職和內部附屬單位數量設限等,這些改革措施是特區積極推進精兵簡政、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實踐,也是落實行政長官岑浩輝4月14日在立法會發表的施政報告,為特區公共管理事業發展帶來新的契機與希望。
印務局併入法務局,實現了資源的有效整合。兩局合併後,領導層大幅精簡,從原來的6名領導、9廳14處,縮減為1名局長及2名副局長,下設5廳4處,人員總數460人。這種整合並非簡單的機構合併,而是職能的深度融合。新的法務局將承擔起兩局原有的各項職能,從特區總體法務的政策研究,到立法統籌、法律草擬、法律推廣,再到出版《特區公報》及印刷運作所需印刷品等,形成了一個更加緊湊、高效的運作體系。這有助於避免職能交叉和資源浪費,提高政策制定和執行的效率,使法務工作能夠更加協同、流暢地開展。
行政會秘書處的簡化同樣意義重大。僅保留秘書長及顧問職位,撤銷原有附屬單位,改由總部事務局提供行政及技術支援,這一調整使秘書處的架構更加簡潔明瞭。同時,取消兼任方式擔任行政會秘書處顧問的規定,讓專業人能夠更專注於本職工作,提高工作品質。行政長官可根據議題專業性指定相關顧問提供協助,這進一步提升了行政會決策的科學性和專業性。這種簡化不僅減少了管理層級,提高了資訊傳遞和決策執行的效率,還為秘書處注入了更強的專業力量。
市政署的職能重整著眼於解決工作中的交叉重疊問題。將命名公共地方、編訂門牌號碼、保養和維修道路及排水網等職責轉移至運輸工務範疇部門,是基於工作實際需求的合理調整。這些工作前期往往涉及運輸工務範疇部門的資料和審批,職能轉移後,能夠實現職責的明確分工,優化行政流程,減少因部門間協調不暢導致的延誤。約150人的轉移並非人員裁減,而是為了更好地適應職能調整,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同時,人員管理制度的改革,將聘用方式由個人勞動合同改為行政任用合同,有助於建立更加規範、統一的人員管理體系,提升市政管理工作的精細化和效率。
公共部門領導官職和內部附屬單位數量設限,是從宏觀層面規範公共部門組織架構的重要舉措。明確只有在出現新職能且難以通過調整現有部門架構履職時才可設立新部門,對部門廳、處級附屬單位的設立進行嚴格限制,設定領導官職及內部附屬單位數量的上限標準,這有助於防止部門臃腫、人浮於事的現象發生。通過這種方式,促使各部門更加合理地配置資源,聚焦核心職能,提高工作效率。
特區此次精兵簡政的系列舉措,體現了政府提升治理效能、優化公共服務的堅定決心。這些改革措施相互關聯、相輔相成,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在實施過程中,雖然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如人員的適應和調整、部門間的協調等,但從長遠來看,其帶來的積極影響將是深遠的。通過精兵簡政,特區公共部門將能夠以更加精幹、高效的姿態,為市民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公共服務,推動特區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
--昀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