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4078號
2025年09月05日
星期五
留意學生情緒壓力問題
2025-09-05
【特稿】暑假過後,學生重返校園,校園生活的學習壓力也可能隨之而來,家長及教職員都需要留意學生的情況,除此,學生要對自身的情緒、壓力等狀況多加正視。
全澳有約8成學校於9月1日開學,進入新學年,學生要收拾心情,重投學習生活。學生及青少年的情緒、壓力近年來持續受到關注,為學生身心減荷,也成為了教育界、教育部門、社服團體的共同工作,有由減輕測、考、功課量等看到的量化工作上著手,也有為學生提供情緒輔導、正向思維等的課堂教育著手,而且近年,社會都比較關注如何在提升學生及青少年的抗逆、抗壓能力上做了不少工作。不過,早前在一份有關學生調查中顯示,學生源自學習的壓力仍然大,該份調查(《澳門中學生精神健康調查2025》)中,學業壓力為中學生最大壓力來源,逾半數受訪者提到課業、考試及升學壓力,其次為人際關係及自我要求;調查亦發現,僅54%學生屬無焦慮狀態,40%屬輕微至輕度焦慮,6%屬中至重度焦慮。
近半數受訪學生處於焦慮狀態,情況不能被忽略或漠視,以為當事人會「順其自然」,自己調節或好起來?!焦慮的狀況可能會因為新學年、新的問題、新的學習環境,例如面臨升學、調班等而加劇,所以,在新學年,教育部門、教育界、社服界別、家長,都要留意學生的表現、情緒,作出適當的介入,避免學生跌入情緒壓力的漩渦或引伸更多的情緒壓力問題,學生自身更加要正視情緒問題,需要時尋求適切支援。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