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真能打救社區經濟?

劉本立:旅客打完卡就走部分效果『差強人意』

2025-07-07

「IP」裝置引人打卡。

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點評「IP」社區經濟措施。

劉本立點名白鴿巢的「IP」裝置人流較差,效果差強人意。

【本報訊】政府經濟及科技發展局與旅遊局正透過引入國際知名「IP」引客打卡以馳援社區經濟,並計劃以此救受衛星場退場影響的新口岸社區。前政府政策研究室主任、經濟學會會長劉本立不諱言,部分「IP」裝置地點人流不多、或旅客打完卡就離開未有消費,效果實「差強人意」一些。

劉本立昨出席「齊為澳門動腦筋活動」時受訪。他表示,五、六月的經濟情況是「好咗啲啲嘅」,訪澳旅客和賭收較多,預期次季總體經濟數據會較首季有所好轉。

指澳經濟穩中存憂

總括而言,本澳經濟基本面是大致保持穩定,但穩定中存在隱憂,主要是發展不平衡。當中如社區經濟持續受消費外移(居民北上消費)影響,同時旅客消費模式和結構轉變,以往高端消費、大筆購物不再,而是著重體驗或潮流,消費力有下降趨勢,做遊客生意的商戶實深有感受。

為此,劉本立給政府的建議是:一方面加強吸引多些旅客來澳消費,另一方面與工商社團和社區商戶合作,想方設法去提升旅客在澳旅遊消費體驗,增加消費力度與深度。

欠與社區商戶聯動效果不彰

對於政府頻推的「IP經濟」舉措有否效用,劉本立先指有關構想「都幾好嘅」,但也直言由於規模不大,遊人很容易是拍攝完就離開,帶動不了社區經濟。當中如本身已旺的官也街的人流就較好、「就會有啲效果」,而其他如青洲和白鴿巢等的「我覺得就『強差人意』一啲」。

劉本立認為,當局在實行過程中未有思考如何加強與社區商戶和團體的合作,舉例開放「IP」授權,讓咖啡可沖畫其公仔圖案、蛋糕製作用其公仔造型,甚或其他紀念品製作等,聯動起來才更易有效果。

籲政府構思須思慮周全

被問到衛星場年底退場的影響,劉稱已留意到政府已謀劃並公布了一些應對措施,並聽聞後續還有其他的,但他有感當局構思的露天集市或茶座等方案實未周全、完善,「如果你搞得唔好,個效果未必一定係好嘅」,「要更加諗得周到一啲囉,同埋舉措要有力一啲囉,唔係咁簡單化一啲囉」。

他認為重點是如何能引客入該區,這才能幫到商戶。又提到現有六片區活化試點,「可能有啲有少少效果,有啲就係未必達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