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暫緩大限在即 美正加緊談判圍堵中國?

2025-07-04

香港中通社7月3日電:在美國對等關稅暫緩期進入倒數之際,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與此同時,美國正加緊與其他貿易夥伴談判。外媒稱,美國試圖藉助與其他貿易夥伴達成的協議,將中國企業從全球供應鏈中孤立出來,而美越協議就是首例。

美國暫緩對貿易夥伴徵收高額對等關稅的期限將於本月9日屆滿,美國總統特朗普2日在社交媒體宣佈美越達成協議。根據條款,美國對越南出口到美國的貨品徵收20%關稅,對經越南轉運的貨物徵收40%關稅。越南則承諾對美國貨品全面開放市場,美國產品將以零關稅進入越南市場。

此協議被批評對越南頗為負面,再次體現美國以關稅作為籌碼,逼迫其他貿易夥伴接受美方的遊戲規則。

中國中央財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副教授劉春生3日對香港中通社表示,該協議具有不平等的色彩,儘管美國對越南的關稅由46%降至20%,但20%的關稅仍會增加越南企業的成本,削弱其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尤其是紡織和家具等對美出口依賴度較高的行業。而且美國對經越南轉運的貨物徵收40%關稅,可能會重創越南的轉口貿易並降低外界對越南的投資意欲,預計美國後續還會推出一系列配套措施,例如加強原產地規則等。總體來看,新關稅政策將對越南經濟產生明顯影響,美越達成協議,明顯是越南在美國壓力下的妥協之舉。

美國對經越南轉運的貨物徵收40%關稅這一項條款也被認為劍指中國。儘管有分析認為,轉運規定如何執行將是一大問題,其效力仍待觀察。但外媒也指出,打擊貨物轉運尤其是源自中國的貨物,是美國對越南談判的優先事項。

目前,歐盟和日本在內的其他經濟體也在爭取在加稅前與美國達成協議,外媒預測,新協議中將包括針對中國的限制內容,或確保對方承諾跟隨美國在貿易領域一同對抗中國。

劉春生指出,通過與其他貿易夥伴談判圍堵或孤立中國是美國的重要目標,但短期內很難做到。因為中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即使美國試圖通過與部分國家簽訂貿易協議改變供應鏈佈局,但其他國家短時間內沒有辦法替代中國的產業優勢。而且中國也在積極拓展貿易合作,加強國內產業升級,提升供應鏈韌性,美國很難將中國企業從全球供應鏈中孤立出來。

不過,劉春生也提醒,中美關稅問題充滿不確定性。美國可能在談判中提及非關稅壁壘、企業補貼等一系列雙方存在分歧的問題,中美就關稅問題會否再起摩擦,取決於後續談判能否達成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