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科布局低空經濟 安全與保障成關鍵

2025-06-28

【香港中通社6月27日電】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電科)首席專家丁一波近日在南京召開的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指出,中國飛行器研發製造水平居世界前列,應用場景不斷拓展,但中游保障能力不足已成瓶頸。

綜合媒體27日消息,26日在南京召開的低空經濟發展大會上,丁一波指出,低空通信網絡覆蓋不足、氣象預報不精準、非合作目標探測精度低等問題亟待解決,需加強中游管服保障體系建設,為產業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會上,中國電科發布“天行、天衛、天工”三大產品體系,並啟動“低空經濟同心圓計劃”,通過“政企同行”、“產業共生”、“創新引領”三大行動,聯合地方政府、科研院所,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中國電科已先行布局,推出“天行”系列產品,構建城市空中交通智聯網,提供通信、導航、監視、氣象等核心能力,在江蘇、安徽等地應用;“天衛”系列則聚焦“黑飛”監管與目標防護,形成立體防控網,應用於北京、上海等地及海外。

報道指,低空經濟快速發展背後,飛行服務保障環節的短板成為制約因素。據中國國家發改委指出,需嚴控風險,遵循“先載貨後載人、先隔離後融合、先遠郊後城區”原則,分類拓展應用場景,嚴厲打擊“黑飛”行為,確保產業有序發展。

近年來,低空經濟作為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迅速升溫,全國250多個城市競相布局,探索“低空+”應用場景,涵蓋農業植保、物流配送、城市治理及載人飛行等。

去年,18個省份將低空經濟納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增至30個,333個地市州中有超250個提出發展規劃。江蘇、南京等地通過發布低空應用場景指導目錄,培育了試飛培訓、政務巡檢、商業配送等特色場景,產業生態日益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