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來的公布原來還更遲

2025-06-23

「米端安」前日在社交媒體發出澄清聲明,但在昨日「下架」

【本報訊】上星期五(六月二十日)早上有市民在社交媒體爆出政府中央採購的蒸餾水「不合格」後,市政署才在當日下午發出新聞稿說明。原來「遲公布」竟不只那數小時,相關蒸餾水的供應商的聲明中提及,該公司是在五月三十日起配合市政署關停廠房及進行全面大清潔、整改及覆檢。

市政署在上星期五公布「澳純」特約供應桶裝水「致病菌超標」後約二十小時,相關供應商在社交媒體專頁分別於星期六(六月二十一日)約中午十二時半和下午二時發出「召回通知」(https://pse.is/7s24rs) 和「澄清聲明」兩則帖文,且關閉「留言功能」;不過,有關聲明在昨日已經「下架」。

米瑞安集團有限公司在「召回通知」首先表示,對於該公司部分批次抽檢產品檢測不合格,「深感抱歉」。除了對於問題批次已完成召回,該公司全面對六月一日前生產批次的桶裝水召回。

該公司也聲明以下兩批次異常桶裝水如下:一)五月廿一日批次共生產四百三十二瓶,共收回一百二十一瓶,其他已開封及清理;二)五月七日批次共生產三百六十七瓶,共收回一百九十六瓶,其他已開封及清理。

該公司亦指出,在知悉異常情況下,已即時作出跟進,時點如下:

一)五月卅日停產及整改;

二)六月一日市政署見證及安排下,銷毀異常批次的桶裝水;

三)五月卅日至六月一日,由第三方專業清潔公司進行廠房及生產設備清潔,並主動銷毀五月批次的近九千瓶成品水;

四)六月一日,啟用後備新設備生產線進行生產,市政署抽檢後,六月三日收到通知,檢測正常,可恢復生產,期間未有向市場供應任何由該公司生產的桶裝水。

五)該公司六月三日起已按市政署既定的程序整改,已符合澳門飲用水生產標準。

除了以上「召回通知」外,米瑞安集團有限公司不只在其社交媒體專頁發出「澄清聲明」,對於網上的言論及報道,存在不全面及不實的情況,特作澄清;該公司也在昨日凌晨約二時半於本報的社交媒體專頁貼出相關內容。

米瑞安集團有限公司強調,於五月卅日起配合市政署關停廠房及進行全面大清、整改及覆檢,「而非網上的言論及報道提及六月廿日開始跟進整改」。

市政署在上星期五的新聞稿宣稱:涉事樣本抽取自供應商「米瑞安」的一款名為「澳純」的桶裝水,兩批次的生產日期分別為五月廿一日及五月七日,檢出大腸菌群、銅綠假單胞菌含量超出本澳指引中微生物指標規定。不過,米瑞安集團有限公司稱:「相關言論及媒體引述,二○二五年五月七日的批次檢出大腸菌群,檢測結果卻未有驗出,報道存在不實;且相關樣品狀況不明」。

米瑞安集團有限公司又提出,該公司異常批次的產品,為五月七及廿一日,而非相關言論及報道的「五月七日起的批次」;並強調,同批次是存在檢測「合格」的情況,該公司對生產設備商的技術人員、國家認證機構審核員、市政署抽檢職員進行反饋存在疑點。

米瑞安集團有限公司也表示,該公司日常備有試劑作定期的自檢,此前亦配合市政署多次抽檢及多次送檢,判斷非原水問題,根據記錄顯示近期有部分客戶交回桶予該公司時,「存在對水桶『惡意』污染的情況」,該公司會將其進行篩除棄置,也可能存在另類情況受污染所致,該公司亦額外增加多重工序,如以洗桶機桶身內外進行有效清理,判斷此環節存在漏洞的情況。

而且,市政署食品安全廳職員於六月一日及十三日分別對該公司產品作化驗,檢測結果亦合格,期間該公司亦在化驗室自檢。該公司也表明,對於不全面及存在不實的情況,該公司亦將透過正式渠道向相關媒體及部門提供「面談記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