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96號
2025年06月02日
星期一
檢討打擊非法工作計劃力度
2025-06-02
【特稿】非法工作問題持續,在4月2025年施政辯論期間,以至5月中旬立法會大會會議上,勞工界議員都有持續反映本澳非法工作情況濫泛,而且有更隱閉化、流動性強的情況存在,和滲入到多個行業,促請政府加強打擊力度。若只繼續按過去非法工作的工種及地點作巡查,已不能回應當今形勢,執法部需要對現有的工作作出檢討。
去年至今年3月, 勞工局共行政處罰738人次非法工作人士,包括過界、過職、黑工及自僱;當中428人次為僱主實體,310人次為非本地居民,處罰金額共712.5萬元。另有3個僱主實體因聘用或安排外地僱員非法工作而被科處附加處罰,共廢止10個聘用許可。而4月,治安警與勞工事務局共截獲 80名懷疑非法工作者,巡查地點包括建築地盤、私人樓宇、商業場所及工業場所等地方。
非法工作情況因應勞動市場變化,也起了變化,據勞工界議員在立法會上反映,有趨向更隱閉化的情況,而且呈現流動性強、工種廣,例如會展搭建,在夜間有工頭帶領懷疑非法工作者進入場地「開工」;在交通運輸業也存在非法工作情況;又有以旅客身份入境後在澳提供旅拍服務、化妝服務等,影響本地勞動市場秩序及剝削了求職者的就業機會,在現今求職、轉職不容易之下,進一步激起民間情緒。對非法工作者而言,可能非法工作者的薪酬不比正常入職者低,但從事非法工作對自身也會缺乏安全保障,基於工作身份不能曝光,僱主或判頭不會為其購買工作意外保險,如不幸遇上工作意外、工傷,責任誰負?有關醫療開支誰負責?
非法工作的權益受損者,最終只落到僱員和非法工作者身上,為了保障僱員權益和勞動市場秩序、管理,勞工局及治安警需要按現時勞動市場中非法工作情況的變化,調整現有打擊手法,例如對夜間工作場所加強巡查和打擊、對不同的工地點開展巡查,可以增加與不同部門合作,對相應管理範圍的工作點開展巡查,例如旅遊景點、補習社、教育中心、會展或宴會奉口搭建工程等,不能再只停留在原有的打擊點和工種上,雖然新增的巡查工種和巡查點基於工作地點較細,能夠一次截獲的非法工作者數量未必多,但不能任由該種有損勞動市場秩序和勞動者權益的不規則情況繼續存在。另在修法時要研究加強提高罰則,以起更好阻嚇作用。
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