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郵輪旅遊強勢復甦

深耕亞洲線輻射灣區客源

2025-05-24

【香港中通社5月23日電】(香港中通社記者 張明臻)世界第三大郵輪公司麗星郵輪旗下“領航星號”將於6月27日起以香港為母港,令目前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達至4艘。香港旅遊界表示,正努力到海外爭取郵輪來港,但國際航線轉換需時一至兩年,希望明年迎來更多郵輪停泊。

除了麗星郵輪外,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還包括星旅遠洋郵輪“鼓浪嶼”號,以及皇家加勒比國際遊輪下的海洋光譜號和海洋贊禮號;後兩艘郵輪將分別於今年4月及11月起,至2026年以香港為母港,提供多個香港啟德郵輪碼頭上落航次。

這4艘郵輪提供的產品大多是2至5晚體驗,路線集中在日本、台灣、東南亞等地區,或3天2夜的公海遊行程。

麗星夢總裁吳明發對中通社記者表示,領航星號的到來將為香港郵輪旅遊業助力注入強勁動力,實現深耕亞洲香港郵輪市場的長遠承諾。領航星號將停靠尖沙咀碼頭,因尖沙咀碼頭能讓旅客無縫銜接,無論是購物還是觀維多利亞港,都是“最佳C位”無可代替。

吳明發認為,香港是大灣區旅客最方便的登船地點,旅客也可在登船前後停留香港。香港本身就是世界級旅遊勝地,郵輪產業將積極推動及促進本地旅遊發展。而郵輪客源不只香港跟內地,公司員工遍布各地,會積極推廣把更多國際旅客帶過來,是未來努力的目標,相信在港布局一定非常成功。

疫情後,特區政府全力推動旅遊業復甦,郵輪旅遊正是其中一個重點工作。

根據政府統計數據,疫情前2020年有9間郵輪公司共停泊香港25次,帶來乘客10萬人次;2022年有2間郵輪公司,停泊香港4次。疫後在業界共同努力下,2024年共有30間郵輪公司派船來港,按年增12間,共停泊香港150次帶來48萬遊客。

至今年3月,已經有17艘國際郵輪訪港。有訪港國際郵輪旅客更參加本地特色遊,深入探索城寨的歷史文化與地道風情。

香港現有啟德郵輪碼頭和尖沙咀海運碼頭,兩個站點的發展和功能不盡相同,互相配合。啟德郵輪碼頭是啟德發展區的一部分,隨著區內交通網絡和商業設施陸續落成,將為郵輪旅客提供更大便利和選擇。

香港旅遊業議會主席譚光舜對記者指出,現在以香港為母港的郵輪還比較少,業界正努力去美國、澳大利亞等海外爭取,多管齊下讓國際郵輪公司安排郵輪停泊香港,或以香港作為母港。但國際航線轉換需要時間,大概要一兩年, 相對而言短途的轉變會比較方便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