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商穩增7.9% 內外貿聯動促雙循環發展

2025-05-24

【香港中通社5月23日電】 隨著全球經濟格局的不斷演變,中國電子商務行業在今年第一季度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動力。據中國官方統計,今年一季度,全國網上零售額3624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29948億元,同比增長5.7%,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4%。

中國商務部電子商務司負責人23日指出,1月至4月中國電子商務發揮內外貿一體化程度高、全球產供鏈布局能力強優勢,提升消費品質做強國內大循環,深化國際合作聯動外循環,以及建強電商產供鏈暢通雙循環。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月至4月網上零售額增長7.7%。數字產品線上銷售額增長8.4%,其中智能機器人、智能家居系統增長87.6%和16%。以舊換新產品增長較快,15類家電和數碼產品線上銷售額增長11.5%,其中手機等3類擴圍數碼產品增長18.5%。服務消費引領增長,在政策發力、供給優化和假日經濟等因素帶動下,重點監測網絡服務消費增長12.1%,其中在線文娛、在線旅遊增長31.9%、25.4%。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中國開放經濟理論研究院院長桑百川指出,出口轉內銷,也意味著國內市場供給規模擴大,生產者的競爭加劇。為避免由此導致國內供給過剩,應當綜合施策,全面擴大內需,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改善公眾預期,暢通國內供需循環。

除了消費電商持續提升品質,產業電商亦助力外貿拓內銷。4月以來,10餘家平台落實落細訂單直採、外貿專區等8項舉措,吸納超3100家次外貿企業入駐,外貿專區銷售額超11億元,直接採購約100億元。產業電商平台組織採銷團隊深入外貿產業帶,今年以來開展超200場對接。各地搭建內銷“直通車”,積極聯動協會、平台,開展巡回採購、資源對接。浙江、廣西、山東等17地組織電商專場活動,帶動近5700家外貿企業與平台對接。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研究員郭迎鋒指出,通過激活內需、升級產業、搭建內外循環的“連接器”,內外貿一體化發展正在提升中國經濟的內生動力與全球競爭力。

同時,絲路電商推動普惠共贏,夥伴國拓展至34個,“絲路電商”合作先行區與東盟實現跨境支付標準統一、互聯互通,電子提單標準通過國際商會合規性評估,助力形成全球貿易數字化新規則。“做電商、找中國”日益成為共識。以早前青島舉辦上合組織第8次電商工作組會為例,對接活動達成30餘項合作意向。另外,在湖南舉辦非洲好物網購季,助力盧旺達、肯尼亞等國家200餘款商品輸華。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所長董超表示,在全球貿易格局深度調整、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的背景下,中國以“外貿優品中華行”活動為突破口,加快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助力外貿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業界分析,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消費群體日益多樣化,“00後”、“銀髮族”以及農村居民等群體逐漸成為電商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變化打破了距離和地域的限制,推動購物場景不斷創新,如短視頻、直播帶貨及即時配送等模式,釋放了巨大的消費潛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