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52號
2025年04月10日
星期四
台積電因美國調查或遭罰10億美元
特朗普稱曾警告台積電 不赴美建廠就課100%關稅
2025-04-10
【香港中通社4月9日電】路透社近日引述消息人士說法指出,台積電因對大陸企業供應芯片而被美國調查,可能面臨10億美元(約新台幣332億元)或更高罰款。
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台積電違反了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條例,向中國大陸企業提供芯片,可能被處以相當於交易金額兩倍的罰款,數額或逾10億美元。消息人士補充,因台積電的芯片製造設備包含美國技術,台積電在台灣的工廠也受到美國出口管制,所以台積電無法在沒有美國許可的情況下為任何中國大陸客戶生產某些先進芯片。
路透社稱,美國商務部拒絕置評。台積電則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其致力於遵守法律,目前未公開回應。據了解,美國商務部通常會向其認為涉嫌實施違禁行為的公司發出“擬議指控信”,並給予該公司30天的回應時間。
台經濟部門負責人郭智輝9日回應稱,台積電是一間遵守各地法規的公司,因此對台積電來說,應該不存在這個問題,經濟部門也並未收到相關訊息,所以不予評論。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4月8日警告台積電,若不在美建廠將課徵最高100%稅款。今年2月,特朗普曾威脅對台灣半導體加徵25%甚至100%的關稅;3月,台積電宣佈計劃在美追加投資1000億美元,增設5座晶片廠。特朗普近期對台灣進口產品課徵32%關稅,雖不包含芯片,但稱正評估對半導體征關稅。
中國國務院台辦發言人陳斌華曾表示,在民進黨當局極力逢迎、拱手相送之下,台積電已成為砧板上任人宰割的肥肉。對台積電變成“美積電”竟然能“樂觀其成”,可見民進黨眼中只有一黨一己之私,根本不把台灣同胞福祉和產業界利益放在心上,為了“倚外謀獨”,只會在“賣台”“毀台”的路上越走越遠。台灣產業界和民眾失去的不只是眼前的工作,還將失去未來的發展機會。
美關稅衝擊台灣製造業擬放無薪假
又訊:【香港中通社4月9日電】台灣製造業受到美國關稅衝擊,部分廠商已接到美國客戶延後發貨通知,甚至預期一到兩個月都無美國訂單,還有業者醞釀要放無薪假,甚至面臨倒閉,希望台灣當局紓困不要紙上空談。
台灣彰化作為台灣織襪之鄉,台灣織襪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翠霞說,當地織襪多銷往美國,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增加台灣關稅後,已有美國客戶通知,四月訂單先不要出貨,也要求製造商自行補貼關稅。
黃翠霞說,有會員反映,希望當局補貼關稅差額,讓業界不會失去美國訂單,希望當局的紓困方案,不要紙上空談,否則業者撐不下去,員工失業,將引發連鎖效應。
新竹縣工業會總幹事曾昭維指出,當地一家出口美國的汽車零件廠,突接獲美方客戶通知暫停出貨,該筆訂單價值約新台幣2000至3000萬元,業者憂心成品淪為庫存,半成品也被迫停工。
“未來不確定因素太高,已有業者醞釀放無薪假。”有小型製鞋加工廠老闆說,近年人力缺乏,若熬不過關稅危機,不排除縮編1至2成人力,再不行就會面臨倒閉危機。
有台商表示,台灣對等關稅32%、越南46%,很多台商在東南亞設廠,對等關稅上路後,製鞋代工業將成重災區,可預見未來會不景氣,而訂單減少後,市面上會出現斷貨潮。
新北市長侯友宜9日指出,產業是台灣的命脈,這段時間以來,產業界反映許多問題,業界的聲音必須讓當局知道,但更期待當局與地方溝通,現階段不論是當局各部會負責人與地方官員都要齊心齊力面對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