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成都落幕

2025-04-04

網絡視聽助力中國品牌

3月29日,以“極視聽·强賦能”爲主題的第十二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落幕。作爲全國網絡視聽行業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盛會,本届大會共舉辦41場論壇、研討、交流活動,27場發布、簽約和産業推介活動,50餘場市民互動活動,30餘家企業參展,近500位嘉賓進行演講分享,共探網絡視聽的融合創新之路,助推網絡視聽産業高質量發展。

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91億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謀篇布局之年。中國網絡視聽以“極視聽”之勢重構全民數字生活。2013年首届大會在成都啓幕當年,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爲4.28億,網絡視聽産業規模不到300億元。而第十二届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期間發布的《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截至2024年底,我國網絡視聽用戶規模達10.91億,網民使用率高達98.4%,短視頻用戶規模達10.4億。網絡視聽已成爲全民呼吸的“數字空氣”。網絡視聽市場總規模突破1.22萬億元,同比增長6.1%,其中下沉市場貢獻顯著,三四五綫城市用戶占比達62%。

規模擴張的背後,是産業基因的重組。AIGC、微短劇+、青年成長、國際傳播、産業賦能,大會聚焦五大熱點,正在點燃産業變革的新引擎。

破圈出海 版權保護熱議不斷

“過去一年,‘生成式AI’的爆發讓整個內容産業站在了分水嶺上。技術的躍進,讓內容生産從‘人力密集型’向‘智能集約化’轉型。”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表示。《中國網絡視聽發展研究報告(2025)》顯示,我國微短劇用戶半年激增7.3個百分點至6.62億,圍繞精品創作、破圈出海、版權保護,專家學者與業內人士熱議不斷,爲微短劇高質量發展獻計獻策。

同時,《網絡視聽賦能“千行百業”報告》發布,爲快速發展、熱氣騰騰的網絡視聽行業提供慢觀察、冷思考。如今,網絡視聽賦能千行百業初顯成效,顯著提升千行百業的內容製作水準與傳播效果。在賦能新質生産力躍升,助力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壯大主流輿論陣地等方面表現突出。

百億投資成都激活產業新動能

10餘年來,成都網絡視聽産業發展迅速。近年來,圍繞打造中國最適宜數字文創發展城市,成都大力實施文化産業數字化戰略,推動産業集聚度、市場活躍度、品牌顯示度不斷提升,具備從IP孵化、技術研發、內容創作到延伸品生産的完整産業鏈,在影視、音樂、動漫、傳媒、游戲、電競等領域加速聚集。

《2025成都網絡視聽産業發展報告》顯示,截至2024年,成都網絡視聽産業營收總規模已突破1700億元。其中視聽軟件研發業表現尤爲突出,營收規模達840億元,聚集從業人員超5萬人。李子柒、數字IP“喵喵芭迪”賦能鄉村文旅等近30個年度標志性事件,構建起傳統與現代交融的産業生態。展會搭台,産業“唱戲”。視聽産業在“立園滿園”行動中步履不停。“成都網絡視聽産業園區推介暨項目簽約儀式”上,21個標志性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134.94億元,涵蓋技術研發、內容製作、場景應用等全産業鏈環節;視聽中國(四川)數字創新産業園有望吸引超百家上下游企業入駐,形成千億級視聽産業集群;成都高新西嶺科技園11個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總投資超20億元;“光影天府·拍在四川”影旅聯盟宣告成立,首批“十全十美”影視産業賦能工程也在發布會上簽約。

構建打通上下游產業鏈

與此同時,成都圍繞演藝經濟、人工智能等領域展開深度布局。“2025成都演藝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話”活動中,金芙蓉聯盟與2025年落地演藝項目的企業代表簽訂框架合作協議,對簽約項目進行深度合作和持續賦能。現場簽約的衆多項目涵蓋産業園區建設、沉浸式街區開發、國際資源引進等多元領域,將構建打通上下游産業鏈的音樂産業集群,進一步夯實産業基礎。

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商務系副主任虞海俠表示,通過系統梳理典型案例,成都的項目普遍具有傳統文化內核的現代表達特徵,成都的“立園滿園”行動,通過空間集聚促進産業鏈協同的模式也具有示範意義。如《哪吒2》融合巴蜀元素與現代技術,背後凝聚了全國130餘家企業、消耗4.6億核時算力,彰顯技術賦能下的協同效能。北京幻景數研副總裁胡偉翔盛贊成都“有需必應、無事不擾”的營商環境,也直言《哪咤2》的成功堅定了企業落地决心。

打造具國際影響力視聽產業群

“在成都,隨便飄下一片樹葉都是藝術。”在“2025成都演藝經濟高質量發展對話”現場,歌唱家韓紅爲成都獻上一場10分鐘的“非官方推介”。全國領先的AI技術、游戲産業和視聽基地建設,在她看來都是成都數字文創産業的優勢。“科技和藝術在這裏碰撞出新火花。”她說,“它正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領先于全國各個城市,它將是中國未來最璀璨的城市。”

以第十二届網絡視聽大會爲窗口,我們看到,今年以來,成都簽約網絡視聽産業相關項目超100個,預計總投資額超500億元,爲構建現代化産業體系注入强勁動能。下一步,成都將統籌各區(市)縣、産業園區、投融資機構,主動出擊做好目標企業全覆蓋式跟踪服務,加速引進內容製作、智能硬件、數字技術等細分領域項目,持續提升産業能級與輻射帶動力。同時,針對參會企業投資需求,定制“政策包”“載體包”“金融包”,邀請企業赴園區參加投資沙龍、場景考察,力爭推動意向信息轉化爲在談項目。春光無限好,萬物競芳菲。作爲這場行業盛會的舉辦地,成都正以開放的姿態和創新的實踐,書寫著網絡視聽産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讓我們共同期待網絡視聽産業在科技賦能與生態共建的道路上篤行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