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47號
2025年04月04日
星期五
網絡視聽已成網民呼吸的「數字空氣」
本澳兩團體赴成都參與中國網絡視聽大會
2025-04-04
第12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日前(27-29日)在成都開幕,近4500家與會機構在場展示其網絡視聽獨特一面,藉以推動其最新產品。澳門網絡視聽協會聯同澳門中華民族文創學會,組織27人代表團赴成都市開展為期五天的考察交流活動。
代表團由澳門網絡視聽協會會長陸波擔任團長,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文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殷汝濤擔任顧問。期間,代表團出席了第十二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開幕式,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局長曹淑敏在致辭中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應用、提升國際傳播效能等方向。
網視行業堅持守正創新
中央宣傳部副部長、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黨組書記、局長曹淑敏在開幕式上表示,過去一年,網絡視聽行業堅持守正創新,整體發展持續向好,取得一系列新突破新成效。她稱,要加快推動生成式人工智能創新應用,推進交流合作,提升國際傳播效能,適應不同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受眾需求,推動各類型、題材、特色的「中國視聽品牌」作品在海外形成觀看風尚。
澳門網絡視聽協會參訪團團長陸波、顧問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宣傳文化部副部長、一級巡視員殷汝濤等出席大會開幕式、各團員出席多場論壇及座談會,並參觀展場內各相關行業的最新研發成果及產品,了解各大網絡平台的未來發展計劃。
丁瀟代表澳協會任論壇嘉賓
此外,澳門網絡視聽協會理事長丁瀟代表作爲論壇嘉賓,出席大會期間舉辦的“微短劇國際傳播論壇”,以下是當日論壇現場分享內容:
我覺得我們要用好澳門天生的國際平臺,澳門是一座中華文化和葡語系國家混合的世界遺産城市,中央給澳門的三個定位,一個中心,一個平臺,一個基地,世界旅游休閑中心,這是一個中心。一個平臺是要做成中國和葡語系國家貿易交往的平臺。一基地是以中華文化爲主流,多元文化幷存的文化交流平臺。從這三個中央給澳門定位就可以看出澳門的獨特性。
澳門是最有特色的一個橋樑
我舉一個小小的例子,有一個葡國土生葡人,他爸爸是當時澳門回歸時沒有選擇回去葡國,選擇留在了澳門,所以他是葡國人。但是他選擇留在澳門之後,他家裏拿的證件和我們是一樣的,是回鄉證和澳門身份證,他現在在國內做政協委員,有一次他開會的時候,記者本來第一天想採訪他,想了想就收回去了,第二天就問他說“我回去查了一下,外國人不可以做政協委員?”他非常驕傲和自信說“我不是外國人,我是中國人,我是澳門人。”這些力量都是未來我們出海時,用好澳門平臺,走向葡語系國家,走向“一帶一路”。
第二是從內容上利用好澳門這個平臺,100多年前澳門作爲海上絲綢之路的中轉,現在也可以作爲出海的中轉站。當我們出海的時候,剛剛很多老師在講,我們不是簡單語言上的譯製,而是情感上的轉化和底層邏輯的嫁接,我們可以用好澳門轉換的平臺。
丁瀟最後表示:澳門應該不是出海裏面最大的最好的舞臺,但是我們應該是最有特色的一個橋樑。
廣電局:認川澳合作潛力巨大
代表團首站拜訪了四川省港澳辦。四川省港澳辦副主任馬聰熱情接待了代表團一行,並全面介紹了四川省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雙方共同期望,此次考察交流成果能在未來的川澳合作會議機制中得以呈現和落地。
訪問成都期間,代表團參訪了四川廣播電視台,副台長何健陪同參觀"未來e來"智慧融媒演播室,體驗智能播報系統,並就川澳影視合作達成共識。
代表團深入調研四川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巴蜀書社、四川人民出版社等機構,並舉行座談。四川新華出版發行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周青表示集團與澳門已有很好的合作基礎,期望雙方未來可就書展、研學、重點文化產品改編、文藝作品創作等進行多方面合作。
在四川省廣電總局座談會上,雙方一致認為川澳合作潛力巨大。廣電總局代表介紹了當地豐富的文化資源和堅實的廣電產業基礎、分享“金熊貓獎”作為國際影視文化大獎,邀請澳門作品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