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920號
2025年03月04日
星期二
積極回應社會問題 減低社會內耗
2025-03-04
【正視聽】行政長官上任後,今年首次於2月27日接受傳媒公開訪問,訪問中,回應了新城AB區興建行車天橋、路環建防潮閘、社會福利問題,當中他透露到,研究調升養老金、研究育兒津貼、研究現分享的發放如何能夠進一步回應社會需求等。而二月起,行政長官會見不同團體中,不同團體都反映了民生問題,包括有青年就業難、希望調升養老金、鼓勵生育、交通等,當中有部份問題由上屆政府起已存在,如少子化問題,有部份問題更加是更久以前已存在,如交通、長者安老等問題。新舊問題,政府都應著力研究當中的因由和解決方法,減低社會怨氣和內耗。
農曆新年過後,行政長官和多名司長開始接見不同界別的社會團體,為今屆特區政府稍後將發表的施政告把脉。當中,民生問題是最受關注的問題,由生到老各階段都有,如希望增加產假日數、研究推出育兒津貼、解決就業、交通、調升養老金等,有直接涉及金錢的(各項津貼)有間接透過政策令居民生活質素得到改善的,如就業問題,方方面面反映出,當今之下,居民的生活不容易,中小企亦然。特區政府亦以積極的態度作出了回應,將會出台的扶助政策和措施先有3月24日起推出的「社區消費大獎賞」,回應中小企和社會的普遍訴求,雖然社會對65歲以上長者透過長者咭獲發300元消費立減額的操作方式存在不同意見,是次也未有全數回應,例如有意見希望週一至五可以使用電子消費優惠券,整體而言,這項措施簡單地回應了社會希望政府可以出手助力提振社區經濟和為居民的日常消費減荷的普遍訴求。
民生問題是社會的照妖鏡。接下來,有待處理和解決的社會和民生問題仍然有很多,例如不同團體和社會近日聚焦關注希望研究調升養老金、解決居民就業/青年就業、交通、經屋置換制度等等。派錢不是止痛藥,經過多年的經濟發展,居民和特區政府都明白這個道理,過往一些存在已久的社會和民生問題,在經濟高、低時期仍然存在,例如長者晚年生活,近年有不少長者希望調升養老金的訴求,很大原因與雙層社會保障制度久未能落實有關,令不少長者的退休收入只能依賴養老金、敬老金;又例如生育問題,雖然有薪產假、男士侍產假多少不是影響居民考慮生育與否的最主要因素,但產假日數太少、勞動市場對女性僱員、懷孕期僱員的平等和保障不足,以及有薪年假太少(目前僅6日)等,都會影響到居民的生育意欲,除了金錢、居住,生育後照顧子女佔了父母很多時間和精力,涉及有形及無形的負擔和壓力,不是生育津貼一個因素就可以提升生育率;再者,生育問題不單是僱員的社會責任,政府、資方(政府)同樣有其社會責任,也帶出,不少民生問題,背後涉及一連串的法律、制度,社會環境問題,環環相扣,政府在研究相關問題時,需要一籃子去考慮,由社會不同的持份者共同承擔社會責任,著力解決問題所在,減低社會怨氣、減少內耗,共同營造和諧的社會。
諾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