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供過於求浪費土地資源

建置商會倡檢視公屋供應

2024-02-27

建置商會會長謝思訓與銀行工會主席葉兆佳代表發言。

【本報訊】收表中的新期經屋申請目前供過於求,繼政府暫緩夾屋興建後,建置商會進一步建議,當局應適當平衡公屋和私樓發展項目比例,積極檢視公屋供應與需求,避免其供過於求、浪費土地資源。

未來五年逾三萬住宅單位供應

在昨中總工商業座談會上,安排多個行業代表發言。其中,代表建築置業界的建置業商會會長謝思訓表示,包含五房屋階梯、置換暫住房及橫琴新街坊,澳未來五年有逾三萬個住宅單位供應,另發展商還有約四千八百個單位存貨。面對經濟前景不明朗及未來龐大供應量,謝建議政府應儘速繼續撤銷及放寬房地產需求管理措施,並因應經屋申請下降去檢視公屋供應量。

倡制「活化」私人房產市場措施

謝思訓又說,公屋反應一般,因部分用家希望住宅單位有投資保值功能,為此私樓正提供選擇。他建議當局精準調查評估相關情況,調整政策,適當平衡公屋和私樓發展項目比例,並制定「活化」私人房產市場措施。

住宅貸款拖欠比率創歷史紀錄

謝還提到住宅貸款拖欠比率情況要留意。其由疫前的百分之零點二,升至去年十二月的百分之一,涉及約二十三億元,估計涉及數百個住宅單位。他相信是自賭權開放以來住宅貸款拖欠比率最高紀錄。

同場代表銀行業的銀行公會主席葉兆佳發言也提及,受經營環境影響,去年銀行業不良貸款有較大幅度增加,新增不良貸款中非本地約佔三分之二,但反映銀行穩健經營的各項關鍵指標保持良好水平。綜合看全澳銀行仍具較強的償付能力和風險控制能力,資金流動性充足。

不良貸款增 銀行風險仍屬可控範圍

葉兆佳認為,儘管仍面臨不良率及不良貸款上升對經營帶來一定壓力,但隨著澳銀行業涉及內房貸款增量得到控制、澳經濟進一步恢復,以及本地銀行業以中資銀行為主的格局下,澳銀行業資產質量總體風險仍屬可控範圍,有能力化解及應對未來潛在的金融風險。

紓困措施退場 三年疫情積累問題或逐現

葉在今年展望中還謂,考慮到今年多項紓困措施陸續退場,三年疫情期間累積的問題或將逐步釋放,本澳房地產市場低迷、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等壓力仍將交織影響,業界除抓國家政策機遇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也要在充分撥備的基礎上加快化解存量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