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發現重要生物標誌物可早15年預測痴呆發病風險

2024-02-17

【香港中通社2月16日電】 中國復旦大學科研團隊採用大規模蛋白質組學數據和人工智能算法後,發現了預測未來痴呆風險的重要血漿生物標誌物,可實現提前15年預測痴呆發病風險,以顯著降低疾病負擔。

據了解,對痴呆的早期識別和干預能顯著降低疾病負擔。由於傳統有創或高成本檢查技術均有局限,研究人員希望找到便捷、無創、可靠的生物標誌物用於篩查。

上海復旦大學類腦智能科學與技術研究院馮建峰教授、程煒研究員團隊,聯合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郁金泰教授團隊,基於大樣本隊列數據,對5萬多名非痴呆社區人群進行了平均超14年的追蹤隨訪,其中1417位參與者被診斷為新發全因痴呆(ACD)、691名患者被診斷為新發阿爾茨海默病(AD)、285名患者被診斷為新發血管性痴呆(VaD)。通過分析1463種血漿蛋白質數據,團隊發現了對痴呆預測極具價值的血漿生物標誌物。

研究團隊指出,經過模型分析和機器學習算法分析,GFAP、NEFL和GDF15這三個血漿蛋白質始終與新發ACD、AD和VaD的風險關聯最顯著。對不同血漿蛋白水平與疾病臨床進展風險間關聯的分析發現,基線GFAP、NEFL或GDF15水平較高的受試者未來患痴呆的風險大大增加。例如,GFAP基線水平較高的人未來患痴呆的幾率是GFAP基線水平較低者的2.32倍。

據介紹,此項研究可提前15年預測痴呆發病風險且精度突破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