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湖和澳大合作新冠疫苗效力研究獲國際期刊發表

2023-12-30

【特訊】在新冠疫情期間,鏡湖醫院與澳門大學合作進行本地接種新冠疫苗效力的研究,該研究成果於本年5月發表在國際期刊《Frontiersin Immunology》(影響因子:8.787)。

該項研究通過對比本澳人群單獨接種或混合接種不同疫苗(國藥滅活疫苗或復必泰mRNA)後的抗體效果和不良反應。在疫情期間,本澳引入兩種類型的疫苗(國藥滅活疫苗和復必泰mRNA)供市民接種,基於本澳是全球唯一一個同時提供國藥滅活疫苗和復必泰mRNA的地區,且可按個人需要選擇接種任一款疫苗,使得在本澳開展針對這兩種疫苗效力對比的研究具有獨特性,可以為其他地區新冠疫苗接種提供借鑒。研究結果顯示混合疫苗接種方式效力優於單一疫苗接種。

研究於2021年4月至2022年8月期間在澳門招募了147名參與者,並檢測參與者血清中的突刺(S)蛋白抗體,核衣殼(N)蛋白抗體和中和抗體水平、細胞因子以及血清生化指標。研究發現,混合疫苗接種方式(接種兩劑滅活疫苗+一劑mRNA疫苗)的疫苗效力優於單一疫苗接種方式(接種三劑mRNA疫苗或接種三劑滅活疫苗),因為混合接種方式不僅誘導突刺(S)蛋白抗體而且誘導核衣殼(N)蛋白抗體,它結合了mRNA疫苗在阻止病毒進入細胞和滅活疫苗干預病毒在細胞內複製和干擾信號轉導等兩方面的優點。為觀察疫苗接種前後對參與者的免疫反應影響,研究人員對與免疫T細胞啟動相關的IFN-γ、TNF-α和IL-2細胞因子進行檢測,在不同疫苗接種組中,未觀察到參與者血清中這些細胞因子的水平存在差異,且無論任一種疫苗的接種方式,參與者的血清生化指標均處於正常範圍,表明兩種疫苗無明顯毒性,接種均安全有效,無明顯不良反應。檢測的血清生化指標包括高敏C反應蛋白(hs-CRP,炎症指標)、乳酸脫氫酶(LDH,組織損傷的一般標誌物)、高敏肌鈣蛋白T(hs-cTnT,心臟損傷特異性標誌物)、肌酸激酶MB定量(CKMB,肌肉損傷特異性標誌物)。由於本澳採取了非常嚴格的非藥物干預措施,因此這項研究的置信度遠高於許多來自高感染地區的研究。

該項研究由鏡湖醫院副院長謝學斌帶領的檢驗科李俊玲、吳許文團隊,與澳門大學健康科學院副院長徐仁和帶領的李俊樂、付思藝團隊合作進行。研究團隊表示,過去3年,全球大流行的新冠病毒2(SARS-CoV-2)經過多次進化,包括從Alpha到Beta、Gamma、Delta和Omicron的變異,而針對不斷進化的病毒,疫苗的有效性一直是大眾關注的重點,本次研究得出的客觀數據,可為本地疫苗接種提供科學的依據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