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暴雨之後防止次生災害發生

2023-09-09

【特稿】澳門氣象局9月8日2度發出紅色暴雨警告信號,全日錄得總累積雨量接近200毫米,最高1小時累積雨量為 51.4毫米。過去幾日,中國東南部沿岸仍持續受熱帶氣旋“海葵”的殘餘雲雨帶影響,出現大範圍暴雨天氣,本澳亦受其環流影響,驟雨持續不斷,間中雨勢頗大。氣象局預料與“海葵”相關的殘餘雲雨帶將繼續影響本澳至週日(10日),期間天氣仍然不穩定,間中會有大驟雨及雷暴,當雨勢較大時部份路面及低窪地區可能會出現水浸,呼籲市民提高警覺,並留意最新天氣資訊。

透過電視新聞報道也獲悉,在鄰近的大灣區城市如深圳、廣州、珠海、東莞,甚至在隔海相望的香港,都是這次暴雨襲擊的重點“對象”。據澳門氣象局的消息稱,這次暴雨對珠江口以東地區,特別是深圳和香港的影響最大。且在9月7日晚開始,特大暴雨就以“列車狀方式”這種前所未有的方式不間斷地持續大雨,繼而導致深圳和香港先後出現嚴重水浸的現象。深圳水庫更因為暴漲不得不排洪減輕壓力,而香港的暴雨更是被形容為“500年一遇”,雖然有點誇張,但錄得一小時雨量158.1毫米,這卻是香港天文台自1884年創立以來的最高記錄。

未來幾天本澳還繼續受惡劣天氣的影響,特別是在這次暴雨過後,一些土質層吸飽水分,就擔心會有次生災害可能出現,這不得不給相關的單位提個醒,避免再出現類似被列入本澳文化遺產的加思欄古城牆倒塌事故再現。本澳斜坡不少,很多都是用水泥鋪面所覆蓋,但並不是所有的水泥層都密實到水不能浸入,在連日的強降雨之下,雨水很容易滲到土體內,久而久之也就會變得疏鬆繼誘發滑坡甚至導致嚴重的塌方事故。

其實,強降雨後次生災害不僅對斜坡造成很大影響,一些失修的舊樓宇也是存在落石、掉窗的可能。所謂落石其實就是外墻剝落,一些肉眼可見的外貼瓷磚和風化的外墻,都有可能在強降雨之後,特別是大雨之後轉大晴天,受雨水侵浸後的外墻很容易在暴漲爆跌、熱脹冷縮的水汽中失去粘合力,形成高空落石很容易傷及途人。所以,業主還請自查以確保安全,有需要的可以向政府申請維修保養,以免一旦造成不可彌補的損失而遭致官非。

一直以來,本澳殘舊建築的安全問題都是社區工作者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根據地籍局的統計,30年或以上的舊樓就已經接近5000棟,可以想象這些建築物外墻在連續多日的強降雨侵浸之下,很容易導致結構鬆垮、外墻剝落的可能,若不及時發現提早預防,是很容易成為社區的安全隱患。社區安全人人有責,不論是不是業主,只要發現有問題的建築物,都可以向政府和社團反映情況,希望在大家的配合之下能最低限度減少隱患事故。

--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