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教師辨識學生情緒

2023-07-14

【本報訊】本澳近日發生有退學學生持刀入校刺傷同學事件,早前亦有中學生輕生,學生情緒問題,再度引起社會關注,尤其是關注教青局、社工局和社會上對學生的情緒和壓力支援。教青局非高等教育廳廳長張子軒昨重申,特區政府長期將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放首位,除了德育課程中加入生命教育,亦加強教師對於學生情緒問題辨識的認知培訓。

就近日一名長期接受情緒支援的利瑪竇退學男學生攜刀入校並刺傷同班女同學事件,張子軒昨應傳媒提問作出回應。他表示,事發後,該校即時通報教青局,局方馬上作出支援。事件中,校方按照校園風險管理指引,即時疏散班內學生、另有老師安撫傷人的男學生情緒;當日下午,向班內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校方向家長發出通告,以及跟進受傷女學生的情況,院方指,受傷女學生僅受皮外傷,經評估傷勢及情緒後,當晚已回家。現時,傷人的男學生及受傷的女學生,都有心理輔導員及學生輔導員跟進情況。

他重申,特區政府長期將學生身心健康工作放首位,恆常有六大工作措施,包括透過法例和基礎制度建設、學校運作通則、校園危機工作小組、跨部門的以愛同行工作小組、去年成立身心健康工作小組等,又向班主任提供培訓,讓班主任提升意識學生情緒變化、出現個案時可透過輔導員溝通,跟進個案,去年共向二千多名老師提供培訓,亦有透過家長培訓、駐校輔導團隊、於各校開展全年無休的預防性工作,處理突發工作,在德育、親職教育文宣工作上也有加強。

對於學生的情緒或輕生行為,張子軒指,成因多元、難以歸因。局方已經全方位開展支援學生身心健康的工作,包括透過學生輔導員在校內開展學生關顧、在品公課程中設生命教育課題,在不同的層級中開展預防活動。並以個案、危機處理的三級支援方式,建立相應機制,他又借用世衛建議,傳媒在報導學生身心健康及自殺個案時,有六不建議(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不要報導自殺方式的細節。不要簡化自殺的原因。不要將自殺光榮化或聳動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