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348號
2023年04月24日
星期一
讓旅客沐浴在藝文氣息之中
2023-04-24
【特稿】旅遊業復甦,單日旅客人數節節上升,4月14日創下今年新高,達9.8萬人次。不少意見提倡,利用不同的資源,包括社區旅遊資源、廟宇及節慶活動,吸引旅客。也有意見提出,可以利用本澳的藝文活動,結合文化元素、特色的表演地點,成為吸引旅客的另一元素,既推動本澳藝文產業發展,也借藝文產業豐富旅遊元素。「新馬路任我行」計劃暫未有計劃再於新馬路舉行,但社文司透露會在新馬路周邊區域舉辦較細型的同類活動,另一方面,文化局指會研究在媽閣塘、荔枝碗船廠片區、益隆炮竹廠等,引入藝文表演活動,既是讓藝文團體有更多表演空間及場地,又可以讓旅客增加對本澳藝文活動的機會,相輔相成。同時,文化局今年會再舉辦“藝文薈澳”,首次以政府、企業、藝術家及公眾參與的共建模式,優化本澳文化生態,以及優化塔石藝墟、藝遊計劃活動,還有透過“澳門國際藝術雙年展”,聯動綜合度假休閒企業、多個駐港澳總領事館等共同參與,塑造成本澳文化旅遊新品牌,藉着連串的國際級展覽把澳門打造成重要的國際文化藝術交流平台。此外,將會增強與企業聯動,例如重新規劃及鼓勵企業聯動舉辦國際幻彩大巡遊,進一步開展表演藝術與世遺建築的創新結合,和規劃在不同試點打造優秀本地演藝品牌作品,目的是為演藝與文創業界創造展演機會。本澳過去都有在文物或歷史建築前/內舉辦藝文活動,例如於玫瑰堂、大三巴前設音樂會,又於「新馬路任我行」期間設有樂團、本地音樂表演等,在歷史建築物前/內,邊欣賞悠揚的音樂、邊感受由身處建築群帶出的文化和歷史,是多重感受。也基於這種多感觀元素的結合,令「新馬路任我行」獲得市民和旅客認同。「新馬路任我行」可一,暫不可再,文化局計劃在新馬路周邊地區再舉辦同類形式的較細規模活動,期望發掘社區旅遊資源、結合歷史故事,借助文化底蘊,推動不同區的旅遊發展。以文化作為賣點,值得推進,文化局在當中,可以提供資源整合及輔助角色,舉辦活動時邀請本地藝團、本地演藝人參與,將活動地點設在歷史建築或有本土代表性的場地內,讓旅客來一場藝文之旅,推動本地的旅遊元素呈更多元化方向發展。
方 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