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 13253 號
2022年12月29日
星期四
藉運動增強體質 建立做運動習慣
2022-12-29
【特稿】2022年進入尾聲,問到來年新年願望,筆者相信,不少人都會希望自己及身邊親友身體健康。進入放寛防疫政策的疫情形勢之下,身體健康尤其珍貴。為提升體質及讓身體健康,不少居民會做運動,剛於12月7日公佈的「2020年澳門特區市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市民體質總體水平較 2015年略有提高,但幼兒和學生體質水平則有下降。家長可以協助子女建立做運動的習慣,選擇一家大小都適合的運動項目,讓大家共同透過做運動,提升體質和親子關係。
運動可分為有氧運動、肌力訓練、平衡運動及柔軟度運動。高氧運動,例如跑步、游泳可以訓練核身體穩定、不同部位股肉肌肉練得更強壯、也可以增加肺活量;騎單車也可以訓練平衡力、肌肉訓練等。運動可以消耗卡路里、令血管年輕、增加心肺功能、強化骨骼、增加肌肉柔軟性、訓練平衡力;也可以達到改善心臟健康、減壓(改善情緒)、訓練耐力等。運動好處多,所以,不少市民都每日、每週做運動的習慣。負責「2020年澳門特區市民體質監測報告」的國家體育總局國民體質與科學健身研究中心副主任張彥峰早前在總結時指出:澳門市民的整體水平略有提高。不過,他指出,由於新冠疫情改變了市民的生活方式,令居家生活時間增加,令幼兒和學生體質水平則有下降。過往的動態清零防疫政策中,呼籲減少群聚,不少社交活動、社團活動都取消,為防疫,居民連外出的次數都減少,做運動的次數也比疫情前減少,久而久之,身體動的比較少,身體柔軟性、機能及體力自然下降,不及過往。在疫情下成長小童、出生的嬰兒,外出和做運動次數都比較少,有部份運動或活動,於戶外進行效果較好,例如大型的擧爬遊樂設施、平衡木,可以訓練手腳協調能力及平衡力,適合幼童;沙池堆沙,可以觸發小童的啟發性;在遊戲中,也可以學習團體合作、社交禮儀等,團體運動也可以提升團體合作精神。
即將進入2023年,市民在新的防疫模式下,不妨定下今年的運動計劃,透過做運動,提升個人體質、鍛鍊身心,也可以訂下家庭、親友之間的運動計劃,成為彼此之間的推動力,透過運動提升家庭成員和親友體質的同時,也提升彼此的關係走向更融洽、和諧。
日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