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官媒密集發聲 鼓防疫信心耐心

2022-10-13

【香港中通社北京10月12日電】(特約記者莊恭)近日,內地官媒密集發聲,強調增強對當前疫情防控政策的信心和耐心。《人民日報》連續三天發表署名“仲音”的評論文章,指出“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新華社則發表題為《增強定力耐力 疫情防控絕不能“躺平”》的時評文章,指出抗疫還遠未到可以“歇歇腳”“鬆口氣”的時候。

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官方網站顯示,10月11日,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新增確診病例417例,其中本土病例374例。《人民日報》評論文章指出,當前,內地疫情呈現出“點多、面廣”的特點,國內還有一批中高風險區,防控任務艱巨繁重。越是這樣的時候,越要深刻認識到“動態清零”可持續而且必須堅持,繼續科學精准抓好疫情防控工作。

該評論表示,動態清零是綜合社會成本最低的抗疫策略,是現階段中國及時控制疫情的最佳選擇。一方面,中國是一個有著14億多人口的大國,加上地區發展不平衡,醫療資源總量不足,放鬆防控勢必令易感人群感染風險加大,一旦形成規模性反彈,疫情蔓延勢必會對經濟社會發展造成嚴重衝擊,最終付出的代價會更高,損失會更大。另一方面,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67億,老年人群體數量多,如果選擇“躺平”,疫情蔓延開來勢必造成人民生命、財產更嚴重損失,其所帶來的公共衛生風險難以估量。

此外,從全球來看,絕大多數“躺平”國家都付出了巨大代價,感染新冠病毒仍是一些國家民眾的主要死因之一。據美國彭博社報道,在美國,“與新冠共存”的代價比公共衛生專家預測的高得多。今年迄今,美國已有超過22.6萬人因感染新冠死亡,長期新冠後遺症已經成了與新冠疫情本身“平行”的疫情。《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周刊披露,截至今年9月下旬,美國感染過新冠的成年人中,15%目前患有長期新冠症狀。患長期新冠症狀的美國成年人中,81%稱自己日常活動能力受損,25%稱自己日常活動能力“嚴重受損”。

事實上,隨著北半球秋冬季節的到來,新冠疫情的衝擊不容小覷。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預測,從今年冬天至明年3月,美國每天將有1.6萬人因感染新冠住院、1200人死亡。該網站10月7日報道,隨著氣溫下降,歐洲或將迎來新一輪新冠疫情,專家稱上百種新的變種正在不斷被發現。前一周歐洲已有150萬確診病例,比此前一周增長8%。英國、意大利一周入院治療人數分別增加45%、32%。歐洲民眾認為新冠已結束的判斷會帶來虛假的安全感,而實際上不少政府對將要發生的新一輪疫情准備不足,對疫情的應對情況也未完全公開。

分析人士指出,對內地而言,如何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是對內地政府的考驗。新華社時評指出,一方面,必須落實好“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另一方面,也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和層層加碼,進一步提高防控的科學精准水平。既有防控力度,又不失暖心溫度,將疫情處置對社會的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