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溥森:東區—2諮詢應少談慨念多講具體

2022-10-10

陳溥森

【特訊】日前,特區政府跨部門委員會聯同顧問公司向城市規劃委員會介紹“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公開諮詢”的有關情況,並公布就規劃草案展開為期60天的公開諮詢。社會民生促進會會長/市政署市政諮詢委員陳溥森表示,這是一項關乎完善當今城市規劃,謀劃澳門幸福明天的重大經濟民生工程,是一件造福市民的好事,冀當局能以擔當和科學的態度,聆聽社會的各方意見,把頂層設計藍圖描繪好,使整個規劃利於當代、功在千秋。

據介紹,東區—2的發展構想是三大定位:是宜居新區、門戶商圈及濱海地標。陳溥森認為,中長期目標是以建設公屋為主、完善民生配套,支持中小企發展,與現有城區功能互補,包括地標性設施、綠地和公共開放空間,把該區打造成城市濱海新門戶。既然是澳門的新門戶,則意味著該區未來將是澳門與外部環境往來聯系的一個新的連接點,是人們認知我們這個城市的形象窗口,因此它的建設應彰顯出城市自身的特徵、面貌、品位和魅力。

陳溥森指出,唯現時的諮詢方案文本,對細項鋪排和具體目標及時間進度等要素,提供的資料與數據既不多且籠統,如宜居新居將規劃興建3.2萬戶居住單位;綠地或公共開放空間約有71.1萬平方米;有3幅獨立商業用地將安排大型文化和商業設施等,全是大框架。至於其他的諸如什麽地標性設施、填海工程、城市公園、運動公園、城市級公共設施等等,均是一些慨念性名詞,尤其是在綠網系統關於綠地型集中開放空間的表述,就羅列一長串的學術用語或專用名詞,如什麽中央綠廊、濱海綠廊、綠化廊道、公共通廊等,相信一般人都不容易弄懂。

他續稱,當然,在一冊諮詢文本內要求包羅萬象,把逐項內容規劃詳盡既不可能,也沒必要,況且現時才剛剛開始公開諮詢,將來仍要調整充實的地方不少,但是,當局起碼在允許的條件下,應盡量多提供一些必要的基本資料數據與進度時間讓大眾參考,或用作與其他城市同類項對比。例如東區—2中長期目標是以建設公屋為主,那末居住用地如何兼容其它用途?多元商圈如何佈局?生態休閑綠地如何對應?城市公共設施如何配套?水道填海如何開展?以至資金的來源及使用監管等等,都應該坦誠披露從長計議,揚長避短,層層夯實。不然的話,石排灣經屋群生活配套不足,影響市民生活的教訓恐會再次重演。

古人云:街談巷說,必有可採;擊轅之歌,有應風雅。意思指民間智慧不一定遜於專家學者。陳溥森認為,東區—2詳細規劃草案已正式開展公開諮詢了,希望當局的代表能用市民喜聞樂見的交流方式,以通俗易懂的表述語言,做好宣傳講解工作。相信只要能虛心接納民間意見,定能收集到來自各個階層、代表各個方面的真知灼見,把規劃做得更完美、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