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3112號
2022年07月16日
星期六
把握大灣區機遇港青北上爭捧『鐵飯碗』
2022-07-16
【香港中通社7月15日電】(作者 徐嘉儀 崔靜雯)近年來,內地公務員考試競爭越趨激烈,不少內地大學生畢業後希望進入體制內“上岸”,隨著香港和內地的融合,內地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事業單位開始招錄港人,不少港青北上爭捧“鐵飯碗”。
2019年起,廣東省提供多個公務員崗位定向招錄應屆港澳學生,成為促進粵港澳人才交流的“破冰之舉”。
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2020年12月在專項招錄公務員考試中,首次設置5個定向港澳選拔職位,辦公地點均在福田、羅湖、南山等市中心區域,福田區福保街道辦更是地處河套地區。這些區域都有口岸和香港相接,在軌道交通設施的保障下,港人完全可以實現在香港和深圳之間當日往返。
便利的交通、全新的環境、穩定的薪酬福利,吸引了446名港澳人士報考深圳公務員。至今,深圳已累積招錄了10名港澳籍公務員。
同年,廣州市也首次定向港澳招錄公務員,專設職位錄取了4名港澳青年,他們所在的工作崗位都屬於廣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大平台,可以發揮自身所長,服務灣區市民。
“對港青而言,成為大灣區公務員是踏入新環境、新思維、新格局的一步,也是把握大灣區發展機遇的一個機會。”香港青年會主席陳凱榮接受香港中通社採訪時表示,從香港走入其他大灣區城市發展,港青需要適應當地的工作文化、語言、生活習慣等等,過程並不輕鬆,但公務員相對穩定的工作制度、福利,為港青在大灣區發展提供了基礎保障,是很好的機遇。
陳凱榮認為,在粵港澳大灣區持續深化合作的趨勢下,擁有內地經驗、熟悉內地工作體制的港青在大灣區發展有一定優勢,將來不論選擇回流,還是繼續在其他灣區城市發展,內地經驗都很寶貴。“而且在平衡消費和住屋的水平後,港青進入內地體制內,生活質素或能提升。”
國考競爭何其激烈,港青進入體制內有何優勢?
“港青與內地青年不同的思維,能為公務員體制帶來新啟發,同時具備國際視野、良好的英文能力以及很強的社交能力。”當然,背井離鄉的港青也要面對很多挑戰,陳凱榮說,不同的文化背景、長期見不到親朋好友所造成的心理壓力,都是港青需要克服的關卡。
近年,內地事業單位對招錄港青政策也不斷放寬,更提供一系列鼓勵措施吸引港澳人才,包括港澳人才特設崗位、申領“人才優粵卡”等,讓港澳青年看到了大灣區的機遇,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報考。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早前公佈相關數字,近兩年已吸引逾千名港澳居民報考廣東的事業單位。
“目前不少港青已經發現了大灣區整體發展的大機遇,但在新冠疫情下,港青走進新環境的擔憂更甚。”陳凱榮期望,疫情過去後,內地政府再出台吸引人才政策和更多支援,帶動更多港青真正把握大灣區發展的機遇。
香港回歸祖國25週年,正進入由亂及治的新發展階段。港青以公務員方式進入內地城市服務市民、報效國家,這股潮流或許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