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軌的命運 巨輪如何走

2022-01-10

【特稿】造價耗資超過26億元人民幣的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於今年1月中下旬停運,其拆建傳聞不絕,有分析認為,停運原因在於客流量不盡人意,有指是與巴士線路重疊,票價相比公共巴士不具競爭力等;此情此景,不禁令人聯想到正在擴建的本澳輕軌將來命運。

珠海有軌電車1號線除了停駛,內地媒體還引述珠海市政府人士消息報道指,此路線將預計在今年完成處置,傳出清拆消息,還指出,若屬實,將是中國自2010年後首次拆除新建有軌電車項目。全長8.9公里的路線,每年車票收益只有100萬元(人民幣),但年營運維護成本卻高達9100萬元(人民幣),面對長年虧蝕,不如止血。此消息引起不少本澳居民的關注,本澳的社交平台近期不時有網民分享此消息,有意見憂慮,同樣面對入不敷支,還背負天價造價的本澳輕軌,未來會否走上此絕路。

疫情期間,輕軌氹仔線每月載客量在千多至2000多之間浮沉,由2021年10月20日暫停服務線更換全新的22kV高壓電纜;其他支線工程、站點興建等都在推動,自2019年輕軌投入營運以來,即使過去受到一定旅客追捧期,都曾經有意見提出,需要做好走線、與其他公交的配合、希望與巴士做到轉乘、互補,提升客量;遇上疫情,正好反映出真正使用輕軌的本地使用者數目,縱然只有氹仔線不足以證明輕軌沒有吸引力,作為試水溫;醜婦終需見家翁,乘客不選擇輕軌主因到底是什麼?交通部門、規劃部門以至運輸工務範圍以外的整個政府,都需要深入探索和了解真正原因,使用習慣以外,票價、方便程度、站點、走線、乘車體驗、安全性等等,那些是真正令乘客最介意和難以克服的障礙,不能一年又拖一年,以「出行習慣需要慢慢養成」為藉口,吸收氹仔線的營運經驗,餘下已定好的走線不修改也好,至少在軟件、其他硬件上作出優化,就如坊間不斷提出的與巴士配合轉乘、票價問題,難道將來與橫琴站對接這一個賣點和優勢,就足夠支撐整個項目的龐大開支和其他虧蝕嗎?!

筆者不希望有一天,審計報告對輕軌作出殘忍的批評。公帑不能無止境補貼下去,本澳輕軌的命運會是如何?逐步走向收支平衡、有盈利還是年年虧蝕,需要相關部門盡早反思、規劃。

過去有蓬勃的經濟、依賴博彩業為生的澳門,或許好景經已一去不復返,因為,一個新冠肺炎疫情,已經看得澳門一清二楚。長遠規劃,對政府和市民而言、都有迫切性!

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