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籍家傭『奇貨可居』誰是推手?

2021-12-15

【特稿】對於本澳雙職工家庭而言,如何聘請一位專職又稱心的“家傭”,是讓自己專心工作,防止自家“後院”安心無後顧之憂的上上之選,但很多時候在聘請家傭後,往往在相處的過程中由於語言、習俗、文化差距、不瞭解家傭底細等等原因,事與願違的發生一些,往往給僱主家庭帶來無可挽回的損失,甚至無盡後悔的事。

近一個星期以來,關於“家傭”行業出現行為偏差的事件有不少,筆者關注有兩則相關報導,一是12月11日關於一位滯留在澳的越南籍女外傭,為了生活而鋌而走險,不惜犯法放棄尊嚴選擇賣淫求生,甚至更是“遇人不淑”被一位“無賴”本地漢,食玩“霸王餐”不單止不給付,還強搶這位“失足婦女”的“肉金”和手機,更更無恥的還出手打傷這位“救他於水火”的女士,這位鐘姓本地漢的行為真是令人不齒,也讓社會對這位越南籍女外傭生出憐憫之心。

另外一則報導就是發生在12月13日,從網上社交平臺流傳一段疑似家傭虐打兒童影片,事件的惡劣程度讓社會對於嚴懲兇手的呼聲一波高過一波,使得治安當局也高度關注積極跟進。這名涉案的印尼籍女傭,涉嫌扯頭髮將僱主未成年女兒摔倒地,如此粗暴兼殘忍的行為,更是激起社會的憤怒與廣泛討論。其僱員身份逗留許可於本月才批出,就“迫不及待”犯事而不顧後果,其家傭照護資質更是令人質疑外傭行業“選才”之弊,“引狼入室”的憂慮,甚至讓一些想請家傭的家庭,懷疑人生到不知如何下手。

關於海外家傭來澳從事工作,千里迢迢無非是想賺多點錢養家糊口,但在新冠疫情之下,往往從事這一行業的家傭因為受到出入境政策以及防疫措施的收緊,不得不滯留在澳,出現如簽證過期無法返回原輸出國、無新外籍家傭登場出現行業用人緊缺,甚至出現家傭自持人資短缺而亂跳槽“博炒”等等行業亂象,更有令人不可思議的,還出現“妹仔大過主人婆”的現象,在行為、處事、照護等等方面,沒有達到一個合格“照護”應有的標準,不但不能給僱主帶來無後顧之憂的要求,甚至帶來無限的後悔與悲傷。

新冠疫情之下,僱主想從海外聘請家傭,無論是仲介費還是隔離費交通費等等,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很多家庭習慣聘用外籍家傭來照顧家庭,受防疫措施的限制以及出入境的收緊,都讓原本僧多粥少的外傭市場“風雲突變”“奇貨可居”。有建議說不如選擇內地家傭來澳,但選擇權由市場需求來決定,如何配合需求和穩定供應市場,業界在這方面應該主導發展走向,如何輸入更為優質可用的家傭人才,可以與局方協商相關輸入政策、條件,因為這不是特區發展必須的人才輸入,這就有賴於行業自我把關提高輸入家傭的培訓標準、看護水準。

當然,在面對新冠疫情而無法輸入新的外籍家傭這一事件上,產生如家傭緊缺出現的各種意外,讓人不得不想到,相等的出入境政策和防疫措施,既然無法輸入外籍家傭進來,同樣也無法返回原籍國,逗留在澳的家傭沒有流失,如何會出現“吊高價”“博炒”等等行業亂象?特別是千里迢迢、離鄉別井來到澳門人生地不熟的家傭,有僱主聘請工作已經是相當開心,又何以會生出“異心”來進行法律根本不允許的跳槽行為呢?真的只是家傭自己的意願嗎?!還是別有用心的商人“吊高”行業標準,實行“飢餓銷售”呢?!

--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