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577號
2020年10月16日
星期五
婦聯冀城規合理分配公共設施
2020-10-16
【特訊】現時正在諮詢的城市總體規劃提出十八個規劃目標包括“完善城市規劃空間佈局”、“優化公共以及基礎設施”等,以及十三個策略指引,其中提到“完善公共基礎設施及公共設施的建設部署,發揮迴圈協同效應,並融合更多其他複合功能,最大化其覆蓋服務範圍”。身兼離島社諮會委員、婦聯政策研究室主任黃梁君期望,土地規劃前做好人口結構預估工作,合理分配各區公共設施,破解本澳用地瓶頸,提升居民生活素質和土地資源綜合效益,共建澳門美好家園。
澳門常被指為“彈丸之地”,黃梁君指土地資源是澳門發展的其中一個制約,故高效利用土地資源,避免澳門出現“大城市病”,是未來本澳城規的重大課題,對於文本中提到未來土地使用的其中一個原則是“複合利用”,她認同且認為這是澳門未來利用好土地致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另外,公共設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響居民生活素質的優劣,以澳門為例,受限於多項主觀和客觀因素,各區發展歷史、人口密度等不一,不少公共設施都容易呈現分區不均的情況,多以見縫插針的方式進行規劃,導致出現設施各區居民與公共設施分佈比例不符的情況,如由於澳門缺少綜合大型公園,居民需要到氹仔跨區遊樂等。
黃梁君認為,以緊湊高效、多樣豐富、整體有序和生態可持續為目標,將區域所需的各類功能在同一空間內系統性結合,合理比例分配公共設施,結合國內外大都市相關經驗和做法,發掘對本澳未來城市規劃啟示與借鑒,對此,她提出幾點建議:一、注重工作、居住、商業、娛樂、文化和休憩等多項城市機能在平面和立體空間的結合,做好土地複合利用工作,加強地下空間的開發,藉著未來新城填海區土地,以及大型的都市更新片區開展,建設更多集合公共交通、行人過路、停車場的地下公共交通綜合體;二、設立定期監察及有效的人口預估機制,評估目前及未來不同區域的人口結構、家庭狀況及對公共設施的需求,適時調整城市規劃,以更符合澳門發展;三、注重營造多樣化的公共生態空間。通過配建步行系統,開放低層空間,打造立體綠化和屋頂農業等手段,營造等多功能的公共空間,提高開放共用的生態環境的數量和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