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報章為 第12566號
2020年10月02日
星期五
公開更多資訊讓社會討論
李振宇促做好輕軌東線可行性研究
2020-10-02
【特訊】《輕軌東線方案》正開展公開諮詢,工聯副理事長、議員李振宇認同方案所建議的走線,指有關走線可有效發揮輕軌系統效益,但對於建造方式存有疑慮,冀政府做好工程可行性研究,加強不同建設方案的比較研究,提供更多信息讓社會討論,以優化建設方案。
東線具必要性
李振宇表示輕軌東線連接關閘及輕軌氹仔段,可解決輕軌氹仔段的尷尬處境,有效發揮輕軌系統的功能和效益,緩解日益增長的交通壓力,具必要性及迫切性。
對於有業界人士表示輕軌東線以隧道方式興建會大幅增加工期、造價及維護保養成本,建議建大橋。李振宇認為,社會對於輕軌東線走地下的擔憂部分來自於澳大河底隧道早前出現的問題。澳大河底隧道設計使用年限為一百年,抗震標準達到七度,並稱能抵禦百年一遇潮水高度,但實際僅使用數年便出現滲水問題,需進行為期約兩年、耗資近一點九億元的維修工程。雖然輕軌公司表示輕軌東線車站及隧道有規劃防水設計,結構部分安裝防水層,以兩百年一遇的水位考慮,但仍難以消除社會對於輕軌東線走地下可能出現問題的擔憂。
隧道造價昂貴
社會對於輕軌東線走地下的另一爭議在於建造及維護成本。李振宇指出,正在建設的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在最初規劃時亦出現橋隧方案的爭論。根據當局公佈的橋隧方案對比,隧道造價約為橋樑兩倍,維護保養費用約為橋樑兩點五倍。雖然政府對於輕軌東線造價守口如瓶,僅提及鄰近地區類似工程造價,但相信造價不菲。有工程界人士估計造價或至兩百億元,之後每月保養維修費約一億元。
東線無需考慮全天候服務
李振宇表示,諮詢文本表示輕軌東線走地下能夠提供全天候的乘車服務,但輕軌東線只有與氹仔段配合才能發揮最大效益,鑒於氹仔段為高架橋,惡劣天氣下會停運。因此,即使輕軌東線走地下,八號風球下可能亦無法提供跨海交通服務。李振宇認為,輕軌東線或無需考量惡劣天氣下跨海交通需求,更應思考如何利用輕軌解決現時交通所面臨的問題。
完善工程可行性研究
李振宇表示,早前澳氹第五通道環評公示時,有業界人士指澳氹中間淤泥層強度相當弱,工程會對鄰近舊大橋造成一定衝擊,指未來第四條跨海大橋及輕軌東線建設都會面對類似問題,強調在如此小的地方容納大量設施,必須考慮工程的難度。
李振宇表示,輕軌東線緊鄰第四條跨海大橋,尤其在E1區,兩者十分接近,質疑會否對工程建設帶來難度?目前輕軌東線可行性報告仍在進行,他希望政府做好相關研究,並建議政府進行不同建設方案的對比,提供更多信息給予社會討論。
憂工程對海域生態產生影響
李振宇表示,澳氹第四條跨海大橋日前正式開工建造,工期約三年,而輕軌東線亦會在今屆政府任期內動工,這意味著相關海域未來數年將相繼展開兩個大型工程,對周邊海域生態環境或會產生嚴重影響,他希望政府做好環境影響評估,將工程對海洋生態影響降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