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整體經濟未樂觀

2020-07-03

【特稿】本澳失業率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持續上升, 3月至5月為2.4%,本地居民失業率為3.4%,創近9年新高;另一方面,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及經濟學系組成的《澳門宏觀經濟模型課題組》預計今年經濟萎縮將達70%-80%多,重回16年前,即2004年水平。自由行重開,是否澳門經濟的靈丹妙藥?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席捲全球,感染人數在6月底突破千萬人大關,全球經濟、旅遊受重創,美國、中國等的經濟大國,以至歐盟、南美洲,難以獨善其身,何況是澳門這個經濟極度外向型的微型經濟體,觸發博彩、旅遊、酒店、會展、餐飲、零售業產生骨排效應,接連出現經濟斷鏈,部份行業的中小企捱不住,結業數月,帶來經濟增長放緩、失業、投資擱置等現象,博企員工自3月開始放部份無薪假至7、8 月,近月接連有貴賓廳結業,還有旅遊相關從業員失業等。

今期(3月至5月)勞動人口共40.43萬人,勞動力參與率為70.5%,其中就業人數為39.46萬人,就業居民共28.01萬人,較上一期分別增加400人及2200人;按行業統計,建築業就業人數增加,零售業及酒店業則有所減少;失業人數較上一期增加800人至9700人,就業不足人數增加2300人至10600人,以博彩及博彩中介業、建築業、零售業、和運輸及貯藏業的人數佔多;與2019年3月至5月比較,就業不足率、失業率及勞動力參與率分別上升2.2、0.7及0.1個百分點。

疫情下,部份行業未有減薪,例如鐵飯碗一族,加上有3000元電子消費券,部份人未感受到經濟萎縮殺到埋身。澳大《澳門宏觀經濟模型課題組》對於今年的經濟作出不同數值的推算,若下半年旅客人數在5.16百萬人次至12.66百萬人次,澳門實質本地生產總值有可能回復到大概2004年或 2005年的水平;服務業出口增長可能有6至8成多的下跌,最新預測固定資產預測大幅收縮至33%,最新和初始預測物價變動(本地生產總值平減指數和消費物價指數)預測維持在2.1% 至2.2%,變動輕微。最新預測每月工作收入下跌5.8%至6.7%之間,惟最高和最低的預測差異比較大,達6.8%。由推測反映,即使旅客重臨,都未必能馬上令本澳多個行業馬上起回生,回復近年的高增長水平。

有何良策?《澳門宏觀經濟模型課題組》建議:「充裕的財政盈餘、尚好的營商環境、相對合理的物價水平與就業狀況還是澳門經濟復蘇的有利因素。爲此,今年的宏觀經濟政策與目標應以短期穩定勞動力市場爲主(避免過多企業停業和倒閉、維持生產者與消費者信心),繼而推動短期經濟恢復,避免深度下跌爲主。」特區政府在8月起將推出第二期消費補貼計劃。目前,澳門的經濟需要依賴保住本地就業市場,保住居民飯碗、才能令社會及經濟穩定,繼而增加投資者的信心。在保就業政策和投資環境上,需要政策再想方設法,必要時,再加大公共工程的投資、按下半年失業或人力資源狀況,開展另一輪的帶津培訓等,緊縮開支之餘,仍要做到保民生、保就業、穩定社會及經濟。

>>方圓